世界最亮的燈泡、全球最薄的顯示器、第三代蘋果iPad的電池……這些都是“福建出品”。
作為全省三大主導產業之一,福建省信息產品制造業克服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近三年來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目前產業規模已上升至全國第六位,2012年預計實現產值近4000億元,對福建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日益顯著。
據不完全統計,福建省信息產品制造業領域有20多家企業的產品技術或市場佔有率在相關細分市場領域居全國之首乃至全球領先水平,是福建省“十二五”期間培育新型顯示器、計算機和網絡、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LED和太陽能光伏等四大千億產業集群的有力保証。
近年來,福建通過創新科技體制機制激發了科技創新活力,重大技術突破“喜報頻傳”,科技創新帶來的活力和效益,正在八閩大地日益顯現。【詳細】
福州有句熟語“無魚丸不成席”,從傳統小作坊到現在發展成產業化規模生產,福州魚丸承載了福州人的太多記憶。
據悉,福州市現有規模魚丸加工企業20余家,從業人員10余萬人,魚丸產業已成為全市漁業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去年魚丸產業銷售額達50多億元,年產魚丸17余萬噸,佔福建全省產量的64%,全國產量的30%以上。
福州魚丸產業從上游的養殖、捕撈和魚糜原料生產供應,以及配套的設備制造、生產輔料供應,到中游的集研發、生產、儲運、銷售於一體的魚丸生產經營活動,再到眾多銷售團隊帶動各區域的經營者從事下游推廣,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分工明確,格局完整。
騰新食品叩開深交所,福州又榮膺“魚丸之都”,但經調查發現,除了在南后街這些旅游景點,福州街頭反而難覓魚丸店,福州魚丸牆內開花牆外香?【詳細】
作為“中國古典家具之都”,仙游縣古典工藝家具產業發展迅猛。從2006年到2011年,產值從5億多元發展到160億元,仙游由此成為我國最大的木雕生產基地和紅木古典家具主產地。
去年9月起,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及歐洲債務危機影響,紅木家具行業步入低迷期。今年初,許多小企業、小作坊由於庫存的積壓及資金、成本的壓力,紛紛停產或是虧本銷售。
據當地業界估算,仙游縣2600多家紅木家具企業中,有600多家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處在停產狀態﹔即便是中等或個別較大的企業,也同樣受到這波寒流沖擊。
古典家具產業如何渡過寒冬,政府及相關部門如何合力幫扶?這些都成為業界及社會關注的焦點。
仙游古典工藝家具行業發展遇到的困境,早已被一些企業家意料到。他們開始進行實現強強聯合和抱團發展,將產業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從工廠到品牌的戰略升級。【詳細】
東山是福建第二大島,面積244平方公裡。2011年東山水產品加工業產值達68.31億元,出口創匯12.2億美元。東山僅靠3.9萬人的漁業人口,在全國水產品出口大蛋糕中,分得8%的份額,成功把“一條魚”做精做活、做大做強。
據了解,東山全縣擁有各種海洋捕撈作業漁船1906艘,總噸位105818噸,國家中心漁港1個,一級漁港2個,二級漁港2個,三級漁港5個。有240家水產加工企業,取得HACCP認証的企業有14家﹔歐盟注冊的企業有4家﹔對俄注冊7家。
今年5月份,海魁集團在法蘭克福証券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這是自2007年以來在德國上市的第10家中國企業,也是中國水產行業在德國上市的第一家企業。
東山多部門聯手引導企業到省外建立水產品原料倉庫,從境外國外進口水產品原料,在異地建立養殖原料供應基地,確保水產品原料“吃得飽”,做大做強“一條魚”。【詳細】
福州零售業的“彷徨”始於今年。今年2月,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2.78%,為2011年1月以來月度零售額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福州的零售業也不例外。
福州多家主流百貨負責人表示,今年市場真的很難做,業績要麼是負增長,即便正增長,幅度也沒一家超過12%,而在往年動輒都在15%以上。就在今年上半年的個別月份,多數百貨門店甚至遭遇了同比負增長,這是近年來福州零售業所罕見的局面。
不過,不止一位百貨老總認為看到了好轉的希望:“不敢說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至少從6月份起情況就略為好轉,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一言以蔽之,福州零售業尚屬維持低位運行態勢,市場企穩回升還需時日。
近年來,外來百貨加速在福州圈地。截至目前,福州已開業的百貨達13家。另外,來自業內的消息稱,位於五四路恆力城的王府井百貨福州首店也有望近期開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