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陽教授接受獨家專訪,專門就福建民營企業的特點進行深度剖析:“福建民營企業創始企業家現在普遍40多歲或50多歲,企業也正處於上升期。但再過10年,福建民營企業就將迎來‘接班潮’。”此外,大多數的接班人都面臨改革困境,“不變,市場不接受,變革,老爸‘老臣’不接受”。余明陽指出,和浙江、廣東相比,福建民營企業的起步比較晚,差不多晚了10年,而且相對集中在泉州板塊。福建民營企業的家族意識非常強烈,而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模式還不成熟。因此,再過10年,福建將迎來民營企業“接班潮”。 【詳細】
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中國民企的接班進入到了高峰期。但是真正能夠成功接班的富二代,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根據測算,中國家族企業生存的期限平均是24年,其中有70%的企業在創始人去世或者是退休之后,會被賣掉或者是被清算。方太集團的董事長茅理翔甚至認為,家族企業的接班問題比危機更可怕。【詳細】
大部分的民營企業接班人都是高位介入,基層人脈、經驗積累不足﹔而且是網絡公民,具有新新人類的特征。特別關注“虛體”,比如:金融投資領域等,而不少人對實體經濟(比如:制造業)缺乏興趣﹔沖突顯著,接班方式呈多元化。此外,大多數的接班人都面臨改革困境,“不變,市場不接受,變革,老爸‘老臣’不接受”。 【詳細】
很多民企的二代都已參加工作。企業本身面臨著交接班,培養下一代,希望他們盡早能接上班。但也不是每一個民企的后代都會去接班:有些民企二代不是說沒有接班的能力,而是承受不了無形的壓力而不接。【詳細】
具有反判精神的“富二代”卻不在少數。他們普遍認為,父輩在企業裡太霸道,自己沒有發揮的空間。他們其實願意創業,願意接錢,但是就是不願意去接原來的企業。【詳細】
企業是企業家性格的外化,有什麼樣的企業家,就會帶出什麼樣的企業,產生相應的企業文化。這對第二代企業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一旦去除這種影響,企業便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旦延續原有基因,這又會變成一代不如一代的文化衰竭。 【詳細】
“二世”企業家所處的時代和其父輩相比已有了本質上的差異,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市場共享化、國際國內競爭的匯流使得企業必須在更廣闊的坐標系中尋找自己的位置。【詳細】
職業化經理人的機制沒有形成。中國的民營企業包括中國的家族企業,其創業者基本上處於政治背景的改革家和學術背景的“儒商”兩種狀態。所謂的“職業經理人”體系,與家族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紐帶關系相比,顯得非常脆弱。在沒有職業經理人立法規范和社會建構的條件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顯得毫無基礎,因而導致家族化的傳承成為必然的選擇。【詳細】
在家族企業的傳承研究中,企業家精神傳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僅有財富和權力的傳接,通常無法保証“家業”長青。沒有企業家精神的傳承,就沒有企業的持續,將導致“富不過三代”。保持和發揚企業家精神,才是家族企業傳承的關鍵。家族企業是企業家的發現和創新的產物,是企業家對市場機會把握的結果。家族企業持續發展缺乏的往往不是資源,而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家族企業獨特優勢的來源。企業家精神傳承,是家族企業傳承的關鍵。 【詳細】
當價值層面的企業家精神一旦形成,往往成為企業經營的哲學。而要延續這種經營哲學,就需要對繼承人從小培養和灌輸這種價值。那些經歷代際成功轉換的家族企業,大都從小培養子女的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使他們從小熱愛創業,熱愛父輩的家族企業的事業,為將來的接班打下良好基礎。【詳細】
姓名 | 公司簡稱 | 職務 |
宗馥莉 | 杭州(娃哈哈)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 | 總裁 |
梁在中 |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 | 副總裁 |
劉暢 | 四川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 | 董事長 |
劉軍 | 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 | 總裁 |
林捷凌 | 福建經緯集團有限公司 | 總經理 |
面臨交接班帶來的巨大壓力,二代民營企業家能否順利接班,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中國民營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傳承家族產業,不僅僅是傳承有形資產,更重要的是,傳承企業精神等無形資產,才能讓家族企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