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福建頻道|熱點專題

茉莉花是福州市花,質量在全球首屈一指。
   4月29日,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確認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申遺”成功,讓瀕危的福州茉莉花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有人說,福州茉莉花的全盛時代過去了﹔有人說,福州茉莉花的新機遇來了。而復興,是福州茉莉花的必由之路。
   是的,詩人筆中“樹樹奇南結,家家茉莉開”的盛況是不可能再有了。但是,當我們撥開“茉莉花用來窨茶”的單一觀念,重新審視茉莉帶給我們的審美,我們會發現,茉莉花瀕危的隔壁是另一個美麗的世界。
   這,或許是福州茉莉重放光芒的契機。

本網專訪:福州市農業局副局長鄭華瓊講述“申遺”故事

  • 福州茉莉花茶是東西方文化2000多年融合的產物
  • 福州是第一省會城市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接受18個國家90多位專家學者的評審還是很有壓力
  • 茉莉花茶“申遺”成功增強市民對福州的認同感
  • 茉莉花茶“申遺”成功體現了福州生態環境的優勢
  • 外國人說品鑒到了中國春天味道的福州茉莉花茶

本網觀察:福州茉莉花“申遺”成功背后的“危”與“機”

  • 現狀:人工成本很貴,茉莉花農照樣擴大種植面積

        從50畝到去年約200畝,再到現在的近300畝茉莉花田,福州長樂黃石村花農林永光是茉莉花種植大戶了。他說,從他的太爺爺下來,家裡已經四代都延續種茉莉花的傳統。除了閩江邊的一大片花田外,他家的山地也有種茉莉花,有的茉莉花已經有五六十年的年頭了...[詳情]

  • 瀕危:福州茉莉花盛時10多萬畝,今剩1.8萬畝

        “閩江口邊是奴家,君若閑時來吃茶,土牆木扇青瓦屋,門前一田茉莉花。”這首福州民謠,生動刻畫出福州花農山水田園詩般的生活。不過,福州茉莉花的全盛時期似乎已經過去了。新店斗頂村的李文秀總會在茉莉花開的時節幫家裡賣花。據說,她家是村裡種茉莉花最多的...[詳情]

  • 憂思:勞動力成本提高,茉莉花產地在轉移

        2000年前的漢朝,福州開始種植茉莉花。歷史上,福州北郊的新店和戰?,南郊的蓋山和城門,西郊的洪山和洪塘,閩侯縣的上街和侯官,都是著名的花鄉。記者至今清楚記得2010年5月6日上午,原福州香料廠廠長、總工程師徐再生接受記者採訪。他說,全國茉莉產量最大的是廣西...[詳情]

  • 轉型:借鑒法國經驗,提高產品及文化附加值

        福州是世界茉莉花的發源地,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還有,福州的茉莉花品質國內首屈一指,這是受訪者普遍認為福州可以在茉莉花產業上有所作為的基礎。據悉,茉莉花分為小花茉莉和大花茉莉,小花是從印度傳來福州的,品質更佳,而大花的產地是埃及、摩洛哥...[詳情]

本網報道:福州茉莉花  美名揚天下

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申遺”成功 茉莉花苗網上熱賣

“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成功列入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極大振奮了福州茉莉花茶企業和花農的信心,也促進了茉莉花苗和茉莉花茶的銷售...[詳細]

花香和茶香結合體現中國文化元素,見証海上絲綢之路中外融合

4月29日上午8點,在意大利歷史名城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大廳,來自中國福州的茶藝展示吸引很多人圍觀,拍照,驚嘆!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大廳第一次有中國茶文化展示,現場飄著令人放鬆的茉莉花茶香和悠揚的中國古典... [詳細]

一個法國漢學家眼中的中國茶:中國復興離不開中國茶的復興

他是典型的法國人,卻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他游歷中歐各國,卻獨愛中國茶文化。他是“中歐論壇”的創辦者、國際關系專家、教授、漢學家,多重身份相互交織,讓他對事物的觀察多了一份獨到的理解... [詳細]

福州茉莉花茶的復興之路

福州,作為唯一擁有茉莉花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三張“王牌”的全國霸主,目前正致力復興其昔日三大茶市之一的繁榮,打造“茉莉花茶之都”。7月26日,福州市長楊益民主持召開市政府2013年第18次常務會議... [詳細]

本網集錦: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人民網福建頻道策劃,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策劃:賴俊文   記者:林長生   設計:洪慧聰

  1.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2.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3.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