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二戰后,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目前已成為國際慣例。
時間 | 事件 | 地點 |
---|---|---|
1874年5月 | 出兵3600余人侵我國台灣,殘酷殺戳高山族同胞。 | 台灣 |
1894年7月 | 在豐島海襲擊中國軍艦,造成700多中國官兵死亡,挑起了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11月,佔領大連、旅順。旅順全市2萬中國人全遭殺戳,隻36人幸免於難。 | 大連、旅順 |
1895年3月 | 佔領整個遼東半島,僅在田庄台一地就殺死我軍民2000人﹔4月,迫使中國清政府簽定《中日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11月,佔領台灣全島。 | 遼東半島、台灣 |
1900年5月 | 日、俄、英、美、德、法、意、奧八國聯軍進犯北京。 | 北京 |
1901年9月 | 清政府與日本等11國在北京簽定《辛丑條約》。 | 北京 |
1904年2月 | 偷襲俄國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日俄戰爭在中國東北爆發。 | 東北 |
1905年12月 | 清政府和日本簽定《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將俄國在遼東半島的租界地轉讓給日本。 | 遼東半島 |
1906年6月 | 成立對我國東北進行全面侵略的大本營“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和關東都督府。 | 東北 |
1907年7月 | 與法、俄簽定秘密協定,把南海和福建定為日本勢力范圍。 | 福建、南海 |
1914年10月 | 佔領濟南和膠濟鐵路全線﹔11月,日、英聯軍攻佔青島。英軍撤走后,日本妄圖長期侵佔山東。 | 山東 |
1915年5月 | 以最后通牒方式,迫使袁世凱接受滅亡中國的“21條”。 | 北京 |
1925年5月 | 伙同英國在上海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 上海 |
1926年3月 | 炮擊大沽炮台,調軍艦對中國進行威脅。 | 天津 |
1928年5月 | 制造濟南慘案,攻佔濟南,大肆燒殺﹔6月,在沈陽皇姑屯站炸死張作霖,陰謀乘亂奪取東北。 | 山東、遼寧 |
1931年9月18日 | 悍然對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進攻,制造了9.18事變,連續攻陷沈陽、鞍山、鐵嶺、撫順、長春等重要城市。 | 東北三省 |
1932年1月28日 | 1月28日,在上海挑起1.28事變﹔2月,佔領哈爾濱,東北全境淪陷,3000多萬同胞淪為日本鐵蹄下的奴隸﹔3月,制造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長春宣告成立。 | 東北三省 |
1935年10月 | 制造華北事變,冀東22個縣淪為日本殖民地。 | 華北地區 |
1937年7月7日 | 借口在北平盧溝橋附近演習中失蹤一名士兵,遂炮轟宛平城。守橋的中國第29軍官兵奮起反擊,震驚世界的“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 | 北平盧溝橋 |
1937年12月13日 |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淪陷,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 | 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