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福建頻道|熱點專題

主題報告

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扶貧開發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新時期我國扶貧開發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形成了新時期我國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貫徹落實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省委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我們要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努力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扶貧開發攻堅戰。
    經過30多年努力,福建省扶貧開發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扎實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對於福建堅持“三個必須”,進一步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實踐論壇

永安:美麗引領 多頭並進

永春縣高度重視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升農村再造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

寧化:精准扶貧 精確管理

圍繞建設閩贛邊界中部工貿文化旅游強縣目標,“先行先試、激情創業、進位趕超”。

海滄:產城融合發展

根據《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定位,海滄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重點是“新港口、新產業、新城區”。

周寧:發展產業對口幫扶

由於外出經商務工人員比例較大,周寧域內經濟發展缺乏內生動力,優勢難以發揮,基礎較為薄弱。

福建探索

台灣經驗

台灣農村再生對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啟示

台灣社區營造與管理經驗值得學習,台灣農村再生計劃“由下而上,計劃導向,社區自治,軟硬兼施”的策略,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示之一:台灣社區管理的發展過程表明,原先政府利用行政手段的管理模式逐步讓位於社區自主的管理模式。【詳細】

台灣教授安徽肥西“再造故鄉”

郭中一教授的曾祖父和父親都曾居住在銘傳鄉,銘傳鄉為淮軍故裡,是清末淮軍著名將領、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故鄉。為什麼選擇做成香草農庄,郭中一教授稱是借鑒了台灣發展生態農庄30多年的經驗,希望讓這座原本廢棄的荒山恢復生態平衡。【詳細】

台灣農業落戶美麗東裡

鄭國全承包下東裡村近200畝土地,並從台灣帶來了三名技術人員,引入台灣的景觀以及特色農業,成立了華薪觀光農場。目前,農場已經引進培育了台灣的豐香草莓、高麗菜、芹菜、菜心等特色果蔬,而且長勢良好。豐香草莓是台灣的主力產品,原產值很高。【詳細】

考察分享

福建省發改委 柳國祥

福建省住建廳 李雄

廈門市市政園林局 陳金孌

泉州市農業局 錢瑞峰

三明市委組織部 郭亞興

龍岩市農業局 江茂生

詔安縣人民政府 沈義東

連城縣人民政府 吳大智

順昌縣人民政府 陳光興

借鑒台灣經驗 推進福建省農村再造與扶貧開發

    我省與台灣經濟發展所處階段不同,台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已完成工業化,進入以服務業為主的服務性經濟時期,城市化也進入相對穩定階段。而我省當前仍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我們要學習借鑒台灣經驗,推進我省農村再造與扶貧開發:一是大力發展精致農業、設施農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二是加強規劃、引導,充分調動農村居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收和扶貧開發。 [詳細]

農村再造與扶貧開發關鍵在於“開源節流”

    全省每年有6萬戶-8萬戶農民建房,總竣工建筑面積2000萬平方米左右,總投資300多億元。但絕大多數新建房屋“外不安目,內不安心”,浪費驚人,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農民作為一個整體依然未能擺脫其弱勢地位,他們的收入依然遠遠落后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他們依然在貧窮中掙扎,在不公正中艱難前行。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隻要縣領導理清思路,追根溯源,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實現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將農村建設成“百姓富、生態美”的幸福家園。 [詳細]

借鑒台灣農村再生計劃 建設廈門新農村

    2014年12月10日至20日,我參加省行政學院農村再造與扶貧開發專題赴台班學習。專題班圍繞培訓主題,採取專題講授、現場調研、工作交流、專題研討等多形式,讓我們學習到台灣農村發展及改造的許多成功經驗,對廈門市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台灣農村再生計劃,覺得有許多可借鑒之處。台灣農村再生計劃首要原則是由農村社區居民依據需求,自己提出本村的再生計劃。每個村庄還要訂立社區公約,提高居民對周圍生活環境設施的自我管理維護力量,確保農村再生計劃的成果。 [詳細]

效仿台灣農村再造經驗 泉州將建設美麗鄉村

    2008年,台灣地區提出了“推動農村再生計劃、建立富麗新農村”。“農村再生計劃”以社區為單位,採取政府引導、農民自主參與的形式,以多重目標的願景式規劃為策略,重視培育農村特色產業、生態復育及空間景觀的活化再利用,以此來推動農村的再生建設並提升生活和居住品質。近3年來,美麗鄉村建設方面,泉州市用城市創衛的辦法抓農村公共衛生管理﹔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用城市綜合體的做法培植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用城市社區建設模式創新農村社區管理。之所以向台灣學習,因其對台灣農村地區的建設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提升了農村的經濟狀況和就業吸引力。 [詳細]

學習台灣農會成功做法 推動兩岸農協合作試點

    台灣農會的利益共享功能有效縮小了城鄉差距,防止了兩極分化,這些正是大陸“三農”面臨的核心難題。尤其需要說明的是,農會是政府的幫手而不是對手,是執行組織、協作組織、良性互動組織,而不是對立組織、搗亂組織,更不是造反組織,這與大陸革命年代的農會截然不同,根本不必談農會色變。台灣農會的成功做法,是大陸當前所急需。大陸重建綜合農協的想法由來已久,漸成共識。綜合農協建設應立足國情,因地制宜。總的來看,政府借助農協來支持農業,作用會更大、效果會更好。 [詳細]

借鑒台灣經驗 推進福建農業工作

    台灣有台灣的實際,福建有福建的實情,台灣改造特色為:一、實行大部制,突出農會的作用﹔二、一些支農政策措施有力有效﹔三、因地制宜,做足特色等。考察之后,建議在一些工作方面改進和調整: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實行大部制,集中力量,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統一領導﹔轉變政府職能,不大包大攬﹔改進支農補助政策﹔因勢利導,上下聯動。這次參觀的台灣農村再生社區點,都沒有大拆大建,基本保存原貌,甚至就是一些小修小補,搞些小花池,涂牆畫壁,非常人性化,又很有創意,讓人耳目一新。發達國家城市化達到一定程度后,還反城市化,城裡人喜歡到鄉下居住。 [詳細]

詔安縣“三社聯動”的探索與思考

    台灣農會以“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知識技能,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收益,改善農民生活,發展農村經濟”為宗旨 ,將供銷、信用、推廣、保險等業務融於一體,是一個多目標功能、綜合經營的聯合體。詔安縣“三社聯動”以“服務農民、扶持發展、互利共贏”為宗旨,,充分發揮供銷社生產、銷售、技術、信息、農資供應服務,信用社資金信貸,以及農民推廣推銷等各自優勢,並將利益捆綁,聯合推進。這與台灣農會的辦會理念和服務目標基本是一致。 [詳細]

加強財政支持力度 完善新農村建設規劃

    本次考察發現台灣農村環境優美,秩序井然﹔農業區域特色明顯﹔休閑觀光農業發展迅速,。目前,台灣休閑觀光農業通過打造觀光農園、野生動植物觀賞與研究、品嘗野味的休閑旅游、綜合性的休閑農場、居民民宿、旅游勝地等項目,融食、用、游玩、觀賞等為一體,充分發揮農業的效益最大化。雖然台灣與我省在地理、自然、氣候、物種以及生產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極為相同,但台灣農業發展經驗對我們啟示很多,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詳細]

打造美麗張墩 加快推進順昌休閑農業發展

    台灣休閑農場1100多家,其中,2000年以來設立的佔53%。從發展歷程來看,1895年前增加100家休閑農場需21年,到1992年需7年,到1994年僅需2年時間,接著,不到2年,1年半、不到1年……增勢越來越快,表明台灣各界極看好休閑農業。2014年,順昌縣抓住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的契機,充分發揮順昌自然生態和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拓展鄉村旅游,增加村財收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2014年6月7日,“美麗張墩”在接受省委、省政府拉練檢查時,受到省領導的充分肯定。 [詳細]

版權:人民網福建頻道 策劃:賴俊文 編輯:陳藝靈 設計制作:洪慧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