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矗南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以匠心打造
生態檢察司法保護

嘉賓:南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王矗
地點:人民網福建演播室
摘要: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興起“大學習”熱潮,為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奮力推進新時代新福建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譜寫新時代政法事業新篇章,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員會、人民網福建頻道、福建法治報、福建長安網聯合主辦《全省政法系統“擁抱法治新時代 踏上平安新征程”大型系列訪談》。本期嘉賓為南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矗。
  • 南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王矗南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王矗
  • 王矗接受人民網專訪王矗接受人民網專訪
  • 王矗走進人民網福建演播室王矗走進人民網福建演播室
南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王矗南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王矗
王矗接受人民網專訪王矗接受人民網專訪
王矗走進人民網福建演播室王矗走進人民網福建演播室

精選對話

問:

我們知道,南平是閩江之源、福建的生態屏障,那麼在加快綠色產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南平市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思路是怎樣的?

答:

南平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立足檢察職能,主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與相關職能部門共同配合,為保護南平的綠水青山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南平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贊揚。南平市檢察機關聚焦主責主業,創新生態檢察模式,弘揚工匠精神,打造匠心生態檢察工程,持續完善和落實“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生態檢察模式,深化生態檢察工作“一院一品”創建活動,建立系統完善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機制,為南平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問:

那麼,在生態司法方面,南平檢察機關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答: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近年來,南平檢察機關圍繞省委、南平市委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打造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斷加大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依法懲治盜伐濫伐林木、污染環境、非法佔用林地農用地等破壞生態資源犯罪,今年制定的《關於鑄造南平檢察匠心工程的實施意見》,將生態檢察作為全市檢察工作品牌,列入南平檢察匠心工程重點項目,把打擊破壞生態和環境資源犯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部署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積極參與“全省生態檢察‘清水藍天’環保專項執法行動”,成效顯著。延平區檢察院辦理的漚漿廠污染環境案中共端掉9家漚漿廠、對7名涉案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取得良好的震懾效果。

問:

生態保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生態司法也需要多部門聯動。在這方面,南平檢察機關與哪些部門協同合作,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答:

南平檢察機關堅持“術業有專攻”的工作理念,在生態案件辦理中加強與公安、環保、國土、林業、水利、農業、海關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健全以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共同配合為主要內容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形成工作合力。早在2016年,光澤縣檢察院就先行先試,與行政執法部門聯合開展“保護閩江源,共建母親河”專項行動,為閩江源頭富屯溪水質保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水質檢測連續三年達到國家Ⅱ類,為全市檢察機關推進“兩法銜接”提供了可復制經驗。今年來,南平檢察機關進一步健全“兩法銜接”機制,於2月8日完成了派駐河長辦檢察聯絡室的全面覆蓋,通過派駐檢察官,以召開聯席會議、走訪巡查、案件辦理、公益訴訟等方式,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緊密銜接,更加高效打擊生態資源違法犯罪。

問:

有一些案件的類型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相應的辦案機制是否也做了相應的創新?在這方面,有什麼具體的舉措?

答:

南平檢察機關非常重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強化“特色意識”“品牌意識”,著力打造具有南平特色的南平檢察品牌。在生態保護上,各基層檢察院持續推進生態檢察“一縣一品”創建工作,浦城縣檢察院的“四位一體”生態檢察機制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法治保障制度創新”優秀案例,武夷山市檢察院辦理的“紅星村集體集資毀林開墾茶山”一案被評為“福建省十佳生態案例”。今年來,在全市檢察機關“培育特色亮點、打造檢察品牌”大討論的基礎上,各地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大膽探索和創新,推出《關於破壞環境資源刑事犯罪案件生態修復機制實施辦法》、《關於在辦理破壞水環境資源刑事案件中實施生態修復的工作辦法》、《關於建立生態資源行政檢察與審計監督相銜接工作機制的意見》等生態工作機制,提升了檢察機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建陽區檢察院靈活運用“兩法銜接”制度督促行政部門履行生態保護職責,在打擊非法採砂行動中以未依法履職對建陽區水利局提起公益訴訟,引起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區政法委牽頭組織執法隊伍打擊非法採砂行為,恢復河道暢通,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問:

在預防打擊違法犯罪方面,是否預防比打擊的社會意義更重要?南平檢察機關在預防教育方面有哪些經驗?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答:

好的,在加大打擊破壞生態資源違法犯罪的同時,南平檢察機關強化“源頭治理才能標本兼治、社會化綜合治理才是根本”的理念,在縣、鄉、村、企業建設生態展廳、示范基地、聯絡點、檢察室等,拓展生態資源保護普法宣傳的深度和廣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破壞生態資源違法犯罪。南平市檢察院在武夷山市檢察院籌建了全省首個生態檢察展廳,通過國土、水利、漁政、林業等領域的典型案例釋法、寓教於案,自2017年6月開館以來累計接待來訪人員69批次2300多人,今年5月被省檢察院確定為五個全省檢察特色展示平台之一。根據省院關於檢察特色展示平台的部署,南平市檢察院聯合武夷山市檢察院進一步提升、擴充平台教育功能,將生態展廳的教育功能延伸到鄉村、學校,與星村鎮建立“茶旅融合片區生態保護教育基地”,讓六個村共7000多名村民接受生態文明教育,與武夷學院共建“普法宣傳教育基地”、武夷山市教育局合作成立中小學生“校外課堂”,讓展廳成為大中小學生的生態課堂。另外,在政和、浦城、順昌等地,分別以各種形式打造警示教育基地,政和縣檢察院在大嶺村設立集“珍貴樹種補植復綠”“社區矯正服務”“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普法宣傳”“美麗鄉村林木保護”為一體的“四合一”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示范基地,浦城縣檢察院在富嶺鎮設立生態工作紀實長廊、生態之家展廳和預防宣傳工作室,順昌縣在鄭坊鄉榜山村設立候鳥司法保護示范區,有效增強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和生態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