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派出所是一個建所60年的老派出所,獲得了諸多榮譽,在你們看來最高的褒獎是什麼呢?
白沙所作為福建省公安戰線上的老典型,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廉政愛民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全國模范公安派出所”等稱號,但我們最喜歡的還是轄區群眾對我們的稱呼:“百姓的貼心人”,因為老話說道:“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那麼作為“百姓的貼心人”,我們白沙派出所的民警身上又有哪些獨特的氣質呢?
我們的所標也能體現一二,我們派出所在三明市率先設計使用了“所標”,所標它的最上方是五顆紅星,表示為人民群眾打造五星級服務﹔紅色飄帶上有“1958”字樣,記錄了建所時間﹔下方的橄欖枝代表和平﹔而中間的白色圖案即代表白沙所的白字,又像大拇指,說明著隻有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才能獲得大家的衷心點贊。在我們白沙派出所,民警們始終堅持“親民、愛民、為民”的白沙精神,把小事辦好、好事辦實。我們推出了手續辦理零等候、法律服務零距離、日常業務零差錯、熱情服務零爭執和規范執法零投訴的“五個零”以及ABC戶籍崗、周六辦理戶籍業務、延(錯)時服務等便民利民舉措。這也成為我們白沙派出所民警的獨特氣質。今后,我們將毫不動搖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創新方法措施,提升群眾工作實效,永葆公安工作的活力。
那什麼是“小事辦好、好事辦實”呢?能不能給我們舉個例子?
這樣的例子還是挺多的,比如我們所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的原副教導員邱智強有一次走訪轄區時,發現化機廠居民區路口沒有路燈,群眾晚上出行非常不便,他就多方聯系在在這個路口安裝了一盞路燈。可沒想到這盞路燈正好照到一位大爺家裡,每到晚上燈光讓老人睡不好覺。裝路燈是為了照亮群眾的路,而不是為了刺傷群眾的眼。了解情況后,邱智強立即上門賠禮道歉,並聯系有關部門將燈頭的角度轉了一下,不讓燈光打擾到老人休息。派出所是老百姓接觸最多的單位,在工作的時候,把每一件事情都辦好辦事,自然就能得到群眾的信賴和肯定。
白沙派出所創造了連續60年隊伍“零違法違紀”的紀錄,我很好奇,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60年來,白沙派出所始終做到傳統不丟、宗旨不變、本色不改,全力打造一支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公安基層隊伍。 隊伍建設是關鍵,白沙派出所注重民警日常管理和養成,建立“七必談、七必訪”制度,同時配套建立起18項管理細則和22種執法執勤規范。派出所實行帶班領導“日提醒、日督察”制,每天由帶班所領導負責對所裡的執法辦案、警容風紀、服務群眾、值班備勤等方面工作進行全過程跟蹤督察,並在第二天早會上進行點評,與績效考評和評優評先挂鉤。我們所還長期堅持“三個一”學習制度,即每周出一道業務題讓大家思考解答,每月選擇一個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話題讓大家討論,每季安排一次法律方面的課程讓大家學習,著力提升隊伍整體素質,保持隊伍的純潔與穩定。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派出所堅持“開門評警”,定期向群眾報告工作,並推行重大決策事項公示和聽証制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變“自我評績”為“民意評績”,加大群眾意見在績效考評中的權重,真正把話語權、評判權交給群眾,做到警務跟著民意走、民警圍著群眾轉。
從公安工作的角度,派出所其實是老百姓接觸最多的單位,承載了很多便民服務的職能,那麼白沙派出所能為群眾提供哪些服務呢?
白沙派出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秉承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初心與使命,堅持從群眾身邊事做起,注重在工作中以細微之處關懷群眾,想方設法為群眾排憂解難。 在自身硬件建設方面,結合去年底全面實施的“一室兩隊三中心”警務機制改革,將執法勤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警民聯調中心合理設置在一樓,並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制定和落實接待服務群眾規范和文明用語,在值班戶籍窗口設立“便民服務角”,體現人文化關懷,在全省率先增設第一個基層派出所“出入境辦証”窗口,合理設立人像採集設備、便民服務角、叫號機、飲水機和互動液晶屏等設施,對辦証辦照受理台和接警受理台都作了高度降低處理,為前來群眾提供溫馨、舒適辦事環境。 在服務群眾方面,用好“警民相約”活動載地,通過每月開展“相約警務室”、“相約工地”、“相約校園”、“相約廣場”等活動,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主動向群眾報告工作、通報警情、聽取意見、征集建議、傾聽群眾呼聲。對外來人口實行“親情式”服務管理,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通過開展“結對子”活動,比如為轄區困難戶“小元”(化名)成功爭取到了低保,其丈夫患有家庭精神病遺傳史的病人,又與精神病院成立幫撫結對小組,請神經科專家為其丈夫定期治療,為其年幼的兒子進行評估與監測,通過開展幫扶活動,積極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在“互聯網+信息管理”方面,用好“朋友圈”,利用白沙派出所微信公眾服務平台,分類設立微信群, 將廣大保安門衛、出租車司機、清潔員、快遞員、送餐員等各類人員吸收進微信群,積極打造“警民朋友圈”,充分發動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積極參與社會管理,真正形成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警民共同體。
2018年,白沙派出所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是全省公安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那麼,白沙所的民警是如何做到代代相傳,六十年如一日做好群眾服務工作的?有沒有一些比較經典的例子?
舉個例子,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白沙派出所原教導員林先雄,不論節日還是假日,不論上班還是休息,隻要群眾一個電話、一個招呼,他都會隨叫隨到。他像對待親人一樣,十幾年如一日地照顧轄區裡的兩名孤寡老人,直到為老人送終。雖然他已經離開白沙所、赴任其他崗位,但是在他的影響下,全所民警先后與500多名(戶)困難學生、孤寡老人、殘疾群眾、特困群眾和失足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家庭建立了長期幫扶關系,用心續寫著一個個“愛民、親密、為民”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