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單一窗口”,國際上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如何詮釋的?
“單一窗口”(single-window system)指的是指參與國際貿易和運輸的各方,通過單一的平台提交標准化的信息和單証以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的要求,也就是說,所有的進出口手續可以一站式辦理,貨物清關流程更加便捷、順暢。
福建省目前建成的“單一窗口”為企業提供了哪些便利?
通過單一窗口建設,我們已經初步實現了國際貿易主要業務的一站式辦理,企業隻要在單一窗口平台一次性遞交口岸監管單位需求的信息,辦理結果就直接反饋到單一窗口。讓數據“跑路”代替人員“跑腿”。一是企業更方便。企業申報的數據大幅簡化,貨物進出口申報數據從149項減少為96項,數據錄入簡化率達36%﹔船舶進出境申報數據從641項減少為384項,重復申報項目減少約40%。二是通關更快捷。目前,進出口貨物申報時間從原來4小時減少至5-10分鐘,船舶進境申報時間從原來36小時減少至2.5小時,船舶出境申報時間從原來36小時減少至0.5小時。三是成本更低廉。企業通過單一窗口辦理業務,免除了原來應支付的報關報檢申報費用等經營服務性收費。據測算,僅海關、檢驗檢疫申報環節經營服務性收費,每年可減少企業支出近1.5億元。
福建省“單一窗口”有哪些創新?
一是海關總署和原質檢總局率先向福建省“單一窗口”開放H2000系統和CIQ2000系統數據通道。二是中國電子檢驗檢疫ECIQ主干系統率先與福建省“單一窗口”對接,創新實施“雙模申報”模式。三是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向福建省“單一窗口”開放船舶登記基礎數據。四是邊檢將原需到口岸現場辦理的登輪証、搭靠外輪証、隨船工作証等七種証件,率先依托單一窗口在互聯網上辦理。五是商務部和國家貿促會、原質檢總局率先向福建省開放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和原產地企業備案系統接口。六是率先開放金融服務,為單一窗口用戶提供信用保險、出口信用証等一條龍服務。
“單一窗口”今年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一是加快單一窗口3.0版建設,拓展企業覆蓋面。對標國際先進,加快推進“單一窗口”3.0建設,逐步實現三個“全覆蓋”,確保福建省“單一窗口”在全國的領先地位﹔二是建設省級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利用“單一窗口”資源在省“單一窗口”上建設全省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三是全面推廣“單一窗口”標准版。大力開展標准版推廣工作,使福建省“單一窗口”功能在國內繼續保持優勢地位,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四是推動關港貿易一體化。推進“單一窗口”與交通、港口等各類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聯合作,打通港口、機場、鐵路、公路 等物流信息節點,整合運輸工具動態信息、集裝箱信息貨物進出港和裝卸等作業信息,促進運輸、倉儲、場站、代理等各類物流企業與外貿企業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外貿與物流聯動發展。五是加強與周邊區域的通關協作。在與上海、天津、廣東、江西等省市進行跨關區“信息互換、執法互助、監管互認”工作的基礎上,在與台灣地區、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通關數據互聯互通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
從“數字福建”到“數字中國”,這對“單一窗口”是怎樣的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數字中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重要舉措。福建省“單一窗口”自2014年啟動建設,依托“數字福建”建設成就,不再重復進行硬件、機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節約了財政資金。同時,通過與福建省市場監管平台的對接,實現了中直口岸管理單位與省市場監管部門的實時數據互換,解決了企業重復備案、信用情況無法互查等問題。建設數字中國,是福建省“單一窗口”的重大發展機遇,通過“單一窗口”建設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促進口岸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優化口岸管理和服務機制,促進口岸綜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與福建省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求相適應的口岸軟環境,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促進福建省外貿更快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