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國內各地相繼發生多起學生溺亡事件,讓人痛心不已。
暑假,作為孩子特有的“福利”,是孩子們最輕鬆高興的時候。但對家長來說,暑假裡最擔心的不是孩子的作業、培訓課,而是孩子獨處或與同學結伴外出時的安全問題,如何給孩子系上“安全帶”? 面對一個個血的教訓,暑假安全問題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6月9日,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楊庄中學7名初三學生結伴在萊蕪匯河下游游泳時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桃洪鎮文昌村5名小學生在桃洪鎮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時溺水身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方台鎮7名學生在鬆花江邊游玩時,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學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詳細】
在同民醫院急診部,一名女子靠在椅子上,時而嚎啕大哭,時而悲痛地呼喚。在對面另一排椅子上,一名男子一會兒安靜地坐在那裡,一會兒又老淚縱橫,痛哭失聲……【詳細】
市兒童醫院住院部劉昌林醫生介紹,該院每年都要收治不少高處墜落受傷的孩子,大部分悲劇發生在孩子睡覺時大人臨時出門辦事或者購物,因為孩子醒來找不到大人,慌亂之下爬上窗戶墜樓。【詳細】
專家分析,暑期之前,學校多會進行安全教育宣傳,而暑假期間學校的監管相對會比較少,轉到家長的身上。不少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家長缺少關心照顧,是導致暑期安全事故多發的一個原因。【詳細】
隨著升學競爭和社會有效就業壓力的增大,學校和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中太過重視智育,追求高分數,高升學率,對危機處置、社會生活生存等能力的培養較為欠缺,學生普遍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因此,在暑期過程中,容易出現對危險的感知力薄弱,從而易身處危險。【詳細】
暑期安全不是新問題,卻是一個社會性的大問題。對於一個未成年人來說,不成熟的心理以及是非分辨能力差和活潑好動的天性往往使他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各種誘惑面前忽視安全的重要性。【詳細】
教育部門提醒,作為監護人,家長務必多留意孩子動向,提醒他們不要到危險水域游泳﹔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而相關部門更要加強對廢棄坑、窟,水庫、池塘等水域的治理。【詳細】
暑期長達兩個月,不用上學的孩子們自然是開心,但家長們卻多了一份擔憂:如何才能讓他們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假期?出外“趴趴走”,沒家長陪著,確實不放心,這不,連夏令營都險象環生。【詳細】
日前,省綜治委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通知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學校進一步做好暑期學生的安全教育、監管和服務保障,強化暑期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嚴防涉校涉生案事件的發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