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一句:“是通病 無法解決” 廠商兩年內始終無回復。福特福克斯車身抖動的事件處理就不了了之。廠家這樣漠然的態度令消費者心灰意冷。中國車主維權為何如此艱難,福克斯的牛氣從何而來?
福克斯抖動 廠家不予理睬
北京的董先生的福克斯是在2011年購買的1.8L手動舒適版。買車后不久,就發現車輛在2擋和3擋狀態下,加速時車身會發生嚴重的左右抖動。“車輛加速過程中,每當車輛轉超過1800轉/分鐘-2000轉/分鐘時,車身就會發生明顯的橫向抖動,”這樣的抖動現象非常普遍。”【詳細】
車主維權兩年,毫無結果
兩年裡,車主群的人數在不斷壯大,從最開始的幾十人,到目前已經發展成1000余人。“這兩年來的時間裡,車主們不斷地在各大網站的論壇裡發帖、與廠商聯系、與4S店溝通,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濟南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同時也是福克斯車主QQ群的發起人一,“另外,維權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申訴無門,4S店解決不了,廠家不予理睬,銷協也不管。目前找不到一個有效的監管部門能夠解決問題。”【詳細】
微評:價值90余萬元購買的新寶馬不僅剛買月余便毛病不斷,送修期間還在4S店遭遇撞車事故,隨即該車貶值約26萬,試問如此大的損失豈是3萬元代金券能夠賠償的了的?
微評:smart是德國戴姆勒集團與瑞士斯沃琪(Swatch)手表聯合打造的微型車品牌,沖其高端知名度和品牌信譽度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購買。殊不知如此嚴謹的產品卻在中國陷入了質量安全門,這是在嘲諷誰,又是誰的恥辱?
微評:新婚添車買卡宴,不想高速途中發動機泄漏狂抖,車主失望維權,過程漫長而遭遇扯皮。在中國,維權的成本太高,在耗費大量的時間跟精力之后仍然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微評:遮風擋雨的汽車現如今變脆弱不堪,車漆爆裂車身底盤生鏽,如此不過硬的產品品質讓消費者如何能安心放心的購買!這樣的國產車拿什麼去取信消費者,又如何談得上發展壯大,走向國際市場與“洋汽車”競爭抗衡?
本期上“黑榜”的是五家汽車品牌公司。它們無不標榜注重質量和服務,可現實中並沒有兌現對客戶的承諾。它們從社會賺走了大量利潤,本該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自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才是。遺憾的是,它們不但沒有這樣行事,反而以與其品牌形象不相符的手段侵害消費者切身利益。這提醒我們:創造和諧的消費環境,不能單純寄望於商家自律,更需要強化職能部門的監管、媒體的輿論監督以及廣大消費者的群眾監督。
為積極推進消費維權事業,歡迎您提供新聞線索,郵箱:rmwfjpd2011@126.com,工作QQ:2320458561。
版權聲明:人民網福建頻道原創策劃,歡迎
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