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建頻道|熱點專題

  近年來,武平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推動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建設實力、宜居、幸福“三個武平”的重要途徑,促進全縣經濟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城市形象提升、社會風氣好轉,被眾多媒體譽為“好人之城”。今年2月,武平縣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這給該縣的文明城市建設帶來契機和良機。
  一個好人,感動一座城市﹔一座“好人之城”,溫暖每一個人。這是武平積極傳遞的正能量。而打造“好人之城”,也正成為武平發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籌碼。

分享到

一個好人感動一座城 一座好人之城溫暖每個人

    武平涌現的好人包括“道德模范”、“中國好人”、 “福建好人”、“最美孝心少年”、“最美農民”、“見義勇為英雄模范”等。【詳細

武平縣賢坑村鄧秀英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福建全省共有2人獲評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8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鄧秀英是龍岩唯一獲此榮譽的人。【詳細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鄧秀英的婆媳情深

    鄧秀英以實際行動踐行孝道、詮釋親情,她是孝老愛親的榜樣,也向人們傳遞出武平好人滿滿的正能量。【詳細

  • 生態立縣“綠色效應”為武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加分
  • 武平業余講師團:"百姓講、講百姓、百姓聽"
  • 龍岩武平有對“白金婚”夫妻 結婚70多年從未紅過臉
  • 武平山城好人多 梁野洋溢文明風

        在武平,有許多默默奉獻的草根人物、草根群體,他們當中,有義助孤老三十載的普通農婦童永蘭,有8000多人組成的志願服務隊,700多人組成的義工隊伍,還有200多名“愛心媽媽”,幾年來不斷關愛弱勢群體,以不同方式常年關愛留守兒童……他們用一顆熱心溫暖他人,成就一段段助人為樂佳話。

  • ●武平縣志願者注冊人數達8700多人,志願服務隊有173支,先后涌現了一大批“中國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孝親少年”、“最美農民”、“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各類好人,其中有47人次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 ●截止2015年10月,武平共有1位“全國最美孝心少年”,2位“福建省道德模范”,8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8人榮登“福建好人榜”,好人總數居全省前列,好人頻現,助力武平摘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被譽為“好人之城”。

    武平為何成為好人之城

        地理位置偏遠、經濟並不發達的武平,涌現出如此之多好人的背后,是人文、歷史、社會環境共同孕育的結果,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樣板,是社會道德建設常抓不懈的集中體現。

    李書磊:每個崗位都有為善的平台

        “無論是黨委、政府、部門、社會都要有意去激發和培養人內心的善根沖動。包括倡導大家讀書、看戲,利用福建豐富的家訓、對聯、鄉賢的文化資源,讓身邊人都受到道德的感染和教化。”李書磊要求各單位、全社會都要創造為善的環境,給每個人提供為善的條件和平台。

    時評:制度化褒獎道德模范凝聚價值共識

        具體而言,就是採取政治上關心、精神上支持、物質上幫助等全覆蓋形式,以實實在在的制度化保障為好人辦實事、撐腰杆。武平當地政府發動全縣之力,擔當起“好人后援隊”的職責,樂於助人、孝老愛親的道德風尚自是蔚然成風,成為一道靚麗人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