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書城在福州的撤退很突然,幾乎沒有任何征兆。8月21日,有網友突然在微博上稱,文華書城要倒了,引起網絡上的熱議。22日上午,文華書城福州倉山店在微博上發布撤離通知。陪伴福州讀者不到一年的書城,就這樣宣布撤出了。【詳細】
據悉,會員可攜帶會員卡到倉山萬達廣場3樓的文華書城辦理退款手續,卡金清退的時間定於8月27日到9月3日的10時30分~21時30分,如果錯過退卡時間,會員可以撥打會員卡后面的客服電話或珠海總部的電話咨詢相關事宜。【詳細】
一個大型連鎖書店在福州難以立足,原因何在?文華書城的經營理念、圖書品種數量、購書環境、人流量都沒有問題,甚至福州的商品購買力、閱讀傳統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它和“廈門光合作用”書店一樣,畢竟要走了。【詳細】
“光合作用書店高層全部辭職,廈門辦公室搬空……倒了。”2011年10月28日,永正圖書公共編輯部主編張曉星一條微博引國內媒體嘩然,光合作用真的缺氧窒息而亡了!業內人士認為,除了自身快速擴張問題外,最大的問題還是傳統書店面臨網絡書店的巨大沖擊。【詳細】
據知情人士透露,光合作用的重組進程走得並不順利,最大的阻礙便是債務問題。“大部分投資商希望光合作用能先自行消化掉原本的債務問題,他們再注入資金,幫助光合重新啟動。”【詳細】
光合作用關張歇業,引起媒體和社會輿論對於民營實體書店生存問題的廣泛關注。當年的無限希望現如今已成為無限失望,出版界甚至感嘆民營實體書店經營進入了“嚴冬”,民營實體書店如何挽回頹勢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詳細】
光合作用書房的孫池女士在一次頒獎禮上發表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曾經讓許多愛書人熱淚盈眶:讓上班族在窗明幾淨的閱讀空間裡讀書,在所有社區都有一家兒童書店,每家書店都可以24小時守候讀書的人,讓書店一條街如花般地開成美麗的閱讀風景線……【詳細】
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傳統的民營書店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據不完全統計,從2007年到去年底,中國民營書店銳減1萬余家。在網絡購書日漸紅火及經營成本不斷加大等各種因素影響下,民營書店或慘淡經營,或尋思退路,陷入了困境化生存。【詳細】
台盟廈門市委的政協委員認為,目前全世界中小書店都在面對倒閉潮的問題,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政府紛紛加大對中小書店的扶持力度,採取了信貸、財政撥款和補貼、出版物價格制度及稅收優惠等行政和經濟措施。【詳細】
這是一個深夜兩點還會有人在這裡看書的場所,人氣高漲卻沒有噪雜的人聲喧嘩,經營成功但沒有濃厚的商業氣氛。這就是台灣的“文化地標”誠品書店。1989年,第一家誠品在台北仁愛路圓環成立。經過二十多年經營,如今誠品已成為藝術、文化與品位的象征。【詳細】
從8月11日開始,醒目的白色燈標“Eslite”就要常亮在銅鑼灣了。這是台灣誠品書店的香港首家分店。10萬種書籍“候客”,大約3700平方米營業面積,香港誠品堪稱全港最大書店。據悉,未來幾年內,誠品還要在香港開設5間分店。【詳細】
日前,台灣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應邀到訪泉州,探討開設“誠品泉州”店的可能性。他謙遜地表示:“誠品團隊未來將用心地去發現泉州、了解泉州,爭取把有限的誠品台灣經驗,早日帶到大陸,帶到泉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