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制改革比較明顯的變化有三個方面:一是明確了新的文化建設理念,主要是區分兩大類型,就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二是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主要是政事、政企、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基本完成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這麼多年來已經核銷6900多家事業單位,注銷近30萬人的事業身份。三是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十八大報告再度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詳細】
近日,一名媽媽在天涯論壇上發帖《孩子上一年級,每天哭著去上學》,帖子一經刊登便收獲了超10萬的點擊量,“幼小銜接”的話題在網上迅速引起了熱議。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側重於教學知識,還是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如何更好地讓孩子適應小學環境?這讓很多媽媽糾結與困惑。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最佳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需要家長和老師來引導。如果孩子在某個方面興趣很濃,則可以沿著這個方向進行強化。 【詳細】
1962年,電影《甲午風雲》令35歲的李默然在中國一舉成名,他扮演的民族英雄鄧世昌形神兼備,個性鮮明,這位百年前的悲劇英雄在人們心中激起的漣漪一直延續至今。在長達65年的藝術生涯中,李默然演出話劇60多部,獲得了包括“話劇終身榮譽獎”、“白玉蘭戲劇藝術獎終身成就獎”以及“人民表演藝術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等稱號。李默然的遺體告別儀式12日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家人、好友和戲迷千余人趕來送最后一程。 【詳細】
上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原以為人生可以這樣按部就班地過下去。可誰知,既定軌跡才剛行進到第二步,就意外地卡了殼。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屢屢碰壁,“沒有經驗”成了他們被拒之門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學生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棄了手中的就業機會。種種原因,造就了一支龐大的“大學生失業軍團”。調查顯示中國57萬大學生待業在家,10多萬人啃老。【詳細】
日前,泉州市南音藝術家協會主席陳日升一行前往越南胡志明市,找到了該國現存唯一一個南音社——“福建古樂”音樂社,這個南音社至今已經275歲了。據悉,在近300年間,“福建古樂”音樂社一直沒有跟泉州的南音社團聯系,泉州的南音社團也從未與該社團交流過,然而經歷了10余代的傳承,“福建古樂”音樂社在越南幾乎完整地將泉州南音傳承下來。今后兩個社團將會進一步加強交流,共同擴大泉州南音的影響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