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抓緊搶救與傳承,可能二十年后,廈門本地人也不會用閩南語和台灣同胞交流了,閩南文化存在削弱甚至消亡的危險。[點擊詳情]
閩南文化在推動兩岸交流上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如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建,‘一帶一路’的構建等,也都是閩南文化大有可為之處。”[點擊詳情]
閩南語歌曲會通過這樣一種親情的關系,更好地傳達兩岸同胞們對故鄉的感情,和互相關懷之情,這個肯定對祖國的和平統一也是肯定有幫助的。[點擊詳情]
1、從4月開始,面向全球發布閩南語歌曲原創作品征集啟事。
2、由主辦、承辦單位共同組織、發動,重點在各區大、中、小學征集閩南語原創歌曲作品。
3、以海滄為主,面向廈、漳、泉、金的中、小學音樂老師開設合唱指揮培訓班、閩南語歌詞創作培訓班、歌曲創作培訓班。
4、在漳州、泉州、金門、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舉辦落地海選比賽。
5、在廈門舉辦初賽海選比賽(海選地點在海滄)。
6、確定作品評審專家,評選出若干首入圍優秀閩南語歌詞、三十首入圍閩南語歌曲:其中兒童歌曲10首、合唱曲目10首,成人歌曲10首。入圍作品將作為本屆三組賽場的必選歌曲角逐金銀銅獎。
7、在廈門舉辦決賽,整合各分賽區入圍作品和歌手。
8、安排決賽十強作品海滄專場演唱會。
9、組織權威專家評委會將歷屆參賽作品整合並評審出優秀閩南語原創歌曲50首,入圍《21世紀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選》。
為進一步弘揚閩南文化,發掘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第九屆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暨首屆世界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於2015年4月正式啟動。
本屆大賽的主辦單位是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海滄區委宣傳部。
大賽的宗旨是面向世界、重在青少年和弘揚閩南文化優秀傳統價值觀。大賽著力於培養新人,推出新作品。作品內容提倡立足於閩南文化培育社會主義價值觀。作品形式以校園歌曲(包括童謠)為主,尤其鼓勵合唱作品,也歡迎其它題材。歌手比賽著力於和"閩南方言與文化進學校"相結合,鼓勵閩南中、小學學生合唱團的大量參與。
同時,面向世界,聯合漳州、泉州、金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各民間音樂團體設立分賽區,征集新歌,選拔選手,並透過網絡、電視、電台、平面媒體等加強賽事的宣傳,擴大閩南語歌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