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化部“用新媒體技術做好亞藝節的前期預熱、造勢工作,吸引更多‘海絲’沿線國家人民關注、參與亞藝節”的要求,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精心策劃了“網絡亞藝節”板塊。“互聯網+亞洲藝術節”這一全新的模式,為本屆亞藝節首創,也成為亞藝節中萬眾矚目的亮點。
“絲綢海路,百藝花園。”11月11日,沐亞藝之光,圓千年夢想,迎五洲賓朋,逐浪新海絲,揚帆再啟航…【詳細】
“絲綢海路,百藝花園。”11月11日,著名作家莫言為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寫下的八字評語,不僅是對新建成的這份“泉州留給歷史的禮物”的中肯評價…【詳細】
這兩天華僑大學和泉州師院的學子們可是過足了癮。來泉演出的各國藝術家輪番走進校園,韓國傳統打擊樂和傳統舞蹈、越南竹樂、菲律賓竹竿舞、各國木偶表演…【詳細】
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第四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開幕,海內外共有26個木偶劇團參加【詳細】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在豪邁的音樂聲中拉開序幕,《人·天》《家·海》《國·夢》等三個篇章相繼登場。【詳細】
泉州,古稱“刺桐”。作為中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曾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於南朝而發展於唐朝。到了宋元時期,刺桐港的海上貿易活動空前繁盛,被馬可·波羅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當時的泉州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經濟文化中心…
人民網-福建頻道 | 2014-08-18 09:09
南音作為泉州為世界保留的一張古老文化名片,更是與海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它的形成離不開沿著這條古代商貿之路而來古波斯人與古阿拉伯人,如果熟諳各種古典音樂,或者曾聽過歐洲中世紀行吟詩人的吟唱,你會覺得與聽過的南音頗有相似之處…
人民網 | 2015-11-04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