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
村裡目前有4家龍舟廠,方紹晃家的制船廠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8歲的方紹晃是總設計師。
穿過一條小道,眼前是面積上千平方米的廠房,師傅們刀起錘落,木花四濺,木香四溢。方紹晃堅持用斧頭、刻刀、錘子、墨斗等老輩傳下來的工具,純手工打造龍舟。
制作龍舟,船身最為關鍵。方紹晃家制造的龍舟船身輕盈,船體結實牢固。“整條龍舟由兩種木料組合而成,船身用上等杉木,船內部用香樟樹。”方紹晃說,每年淡季時,他都要帶著侄子方劍偉一起去隔壁的永泰縣挑選第二年使用的造船木料。
木料加工后運回廠裡,要晾晒足足一整年,以確保濕度達到造船標准,組裝過程中涂上膠水才能更加防水,更加牢固。
“這條木料長達20多米,現在我們根據其自身的弧度加工成龍骨。”方紹晃正在指導工人固定新一條龍舟的龍骨。採購回來的木料弧度各不同,他因材施用,根據不同弧度的木料制作成龍舟的不同部位。
一隻龍舟由龍頭、龍尾、干船、閘水板、龍篸、舟橈等部分拼裝而成,各部分材質不同、功能不同。而整艘龍舟的“舟魂”,就在龍頭上。在方庄,70多歲的方能棋和兒子方孝水專門負責龍頭制作。
“表情要凶一點,這樣顯得有氣勢,夠威嚴。”已是龍頭手藝傳承人的方孝水說,龍頭有龍、虎、獅、牛、馬等數十種樣式。
相較於船體制造的大刀闊斧,龍頭的制作工藝更加精細,從最初的樣稿設計到雕胚、修光、切割、噴漆上色等多個步驟最終完成,寄托了龍舟人的美好願望。

龍頭代表著自己所屬村落的信仰和圖騰,因此在龍頭樣式的選擇上,每個客戶都不盡相同。
“有的用獅子,以示霸氣﹔有的用老虎,以示威風﹔有的用雞頭,以示吉祥......他們將族群的信仰寄予龍頭,期盼神靈保佑他們在龍舟競技中順風順水,奮勇爭先。”方孝水說。
從民俗到文化,又演變為體育項目。龍舟文化和龍舟的造船手藝在方庄村世代相傳,如今,雖然面臨著大多數年輕人不願留在村中繼續制造龍舟的困境,但村裡仍有像方能棋、方紹晃等一批人,選擇了堅守與傳承,讓“龍舟世家”的輝煌延續。
“我們村從事龍舟制造差不多有700多年歷史了。原來為了生計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現在經濟發展好了,但是制造龍舟的利潤卻越來越薄了。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學習這門手藝。”方紹晃說。方紹晃家族從清末開始造船,傳到他已是第三代。2015年,方氏福船制造技藝還被評為福州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700年傳承,村裡手藝人最多時達近千人,至今僅有兩三百人。目前,方紹晃的侄子方劍偉接過接力棒,成為第四代傳承人,繼續將龍舟手工藝發揚光大。既是叔侄又是師徒,方紹晃手把手地將自己畢生的龍舟制造心得,毫無保留地教授給方劍偉,讓龍舟技藝得以傳承。
薪火相傳,弦歌不輟。而今,“龍頭王”方能棋、“龍舟王”方紹晃都已退休,龍舟制作的傳承“接力棒”,傳給了新一代的方孝水和方劍偉。
秉承守護龍舟精神的初心,這兩代龍舟人串聯起來的正是濃濃的龍舟情節。特色的傳統工藝和不變的工匠精神,使“龍”在方庄仍精神奕奕。
人民網 余杉芳 攝影報道
收縮
分享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