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從季節上來講霧就是在氣溫出現冷熱,以及有濕氣的情況下產生!春季白天溫度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
水汽會凝結成為霧,加上各種污染物質摻雜霧霾現象就形成了,伴隨空氣中粉塵顆粒密度高,日照時間短,輻射強度低,空氣中濕度大,空氣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擴散,造成集聚效應,會使污染越來越重,加重霧霾程度。
春季氣溫變化很大,紫外線變化由弱到強,植物生長變得旺盛起來,花粉在空氣中彌漫,整個外界環境中的過敏原增多,加之霧霾的影響,人們的身體變得更為脆弱,預防呼吸道疾病就變得尤為重要。
PM2.5進入呼吸道,刺激並破壞氣管黏膜,導致氣管黏膜殺滅病毒、細菌和抵抗它們進入肺部組織的功能下降,氣管黏膜的排毒功能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原本身體健康的人群可能會出現咳嗽、氣管炎等症狀。【詳細】
因為起霧時氣壓低,空氣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們很容易感到胸悶,早晨潮濕寒冷的霧氣還會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導致血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同時,霧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詳細】
春季氣溫變化無常,抵抗力差的人容易著涼感冒,讓過敏性鼻炎有機可乘。PM2.5等過敏原進入機體后導致的鼻黏膜的過敏性反應導致鼻黏膜的過敏性反應,引發連續性打噴嚏、鼻塞、鼻痒、流大量清水樣鼻涕等症狀。
潮濕的季節窗關閉時間過長,利於各種病菌滋生。霧霾天氣盡可能減少開窗次數;而晴天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前可開窗通風半個小時。長時間關閉門窗會導致室內空氣質量下降。
春季氣溫反復呼吸道疾病多發,出門可戴上口罩,能控制吸入微顆粒給呼吸道造成不適。外出歸來,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並用淡鹽水漱口,用濕棉簽清理鼻腔,防止細菌或病毒傳染給免疫力較弱的家人。
飲食宜清淡多喝水,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不僅可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能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補腎的作用。另外,適量補充維生素D。
建議患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霧天最好不出門,晴天晨練時間也不宜過早,最好在9點之后。早晨與傍晚上下班高峰這段時間空氣質量相對較差,想要鍛煉的老年人不妨將“晨練”改為“午練”。
面對霧霾天,要多關注老人和兒童的健康,因為此類人群抵抗力較弱,鈣需求量很大,平時應多吃豆腐、牛奶、黃花魚(及其他海魚),等利於鈣質吸收食物。【詳細】
面對惡劣天氣和日漸寒冷的氣溫,增強免疫力很重要,冬季增強免疫力最好的食物是牛羊肉,牛肉燉蘿卜就是一道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家常菜。【詳細】
霧霾天對呼吸系統影響最大,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此時,應多吃潤肺食物,例如雪梨、橘子、百合、蓮藕、荸薺等。【詳細】
“豬紅”即豬血,民間認為它有祛粉塵的作用。現代醫學則認為,豬血中的蛋白質經胃酸分解后,可產生一種有消毒及潤腸作用的物質,利於人體有害物質的排出。【詳細】
大范圍霧霾天氣的出現,給我們造成了身體上的困擾。我們不僅要從身邊力所能及的防護措施做起,最大程度的減少霧霾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同時也應該放鬆我們的心情,正面積極的心態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