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建頻道|熱點專題

編者按

1

閩寧對口幫扶協作20周年紀實:海風吹綠六盤山

    走過20年,閩寧村“升格”為閩寧鎮,成為一座新城:6個村,6萬多人口,每個村名都彰顯著閩寧協作的特色,銘記著愛心書寫的傳奇。謝興昌所在的福寧村,人口最多,光原紅太村就有近60戶。8年前,老謝年紀大了不再擔任村支書,但養起了牛、種起了葡萄和枸杞,年收入過萬。如今,5個子女全部完成學業,當了醫生、做了設計師,5戶人家5部車,過上了“做夢都笑醒的日子”。而這樣的閩寧示范村和生態移民村,在寧夏多達160個。
    六盤山,曾經記錄下歷史轉折的奇跡,也必將見証一個擺脫貧困新時代的開啟。【詳細】

1

  至今在寧夏固原市的街頭巷尾,人們談起寧夏2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時,還時常念叨起他們心中的“林大姐”。10年的任職時光裡,福建省閩寧辦原主任林月嬋先后40多次來到寧夏,她的故事在寧夏父老鄉親口中流傳。
    “有的時候,我們福建的志願者在當地理發,當地人感謝我們,不收我們錢,為什麼?因為福建幫寧夏,就像兄弟姐妹間的幫扶,一個銅板都要掰成兩份用,這份手足情深深感動了寧夏百姓!”林月嬋這樣告訴人民網記者。
    林月嬋說,她至今還記得那幕場景:每當福建挂職干部期滿回鄉時,朴實的寧夏鄉親將大紅花系在挂職干部身上,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湛藍的天空和花朵的鮮艷相互映襯,黃色的土地上留下了一行行深深淺淺的足跡。【詳細】

2

  1999年,福建第二批扶貧援寧工作隊領隊、省扶貧辦原主任馬國林帶領9名福建干部來到寧夏西海固地區挂職。之后17年的時光裡,馬國林往返閩寧100多次,親歷了這片黃土地從荒原變高樓,也見証著閩寧協作從單向的扶貧解困發展到經濟合作。
    要讓“荒漠”變“綠洲”,得從哪裡下手呢?馬國林想到了菌草。早在1997年,時任福建省閩寧辦主任林月嬋到寧夏調研時,就曾將有著“菌草之父”之稱的林佔?教授帶到寧夏。干旱是寧夏的劣勢,這種劣勢對於菌草培植來說是否能“禍福”轉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馬國林很是感慨,“兩年挂職一生受用,過了六盤山就沒有吃不了的苦,這給東部沿海地區的干部補上了重要一課,對今后的成長很有幫助。” 【詳細】

1

  “還記得1997年4月,我帶著6箱草種來到寧夏考察,發現當地群眾的貧困程度比我想象的還要嚴重。”林佔?對人民網記者說,閩寧村(現為閩寧鎮)雖然國家補貼資金給當地人蓋了房,但村民卻將房門用磚砌起來,紛紛跑回西吉居住,“當時我就感到要想讓當地人安居樂業,首先要有一個短平快的項目,菌草實為首選。”
    為了推廣這項技術,林佔?一行人還創辦了技術培訓班,並於閩寧村設立了示范點,先后有120多名教授和技術骨干在菇棚旁安營扎寨,進行包點包棚的無償服務。
    從2005年開始,閩寧村在短時間內連續向上海空運蘑菇近60噸。高峰時期,銀川至上海飛機的貨艙內全部被閩寧村的蘑菇裝滿。“我記得當時一個回族老漢跟我說,過去從沒見過百元鈔票,現在有時一天就拿了好幾張。”林佔?笑著說。【詳細】

1

  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會長黃添進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協會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堅持“精誠團結,以情為重,以會為家,服務企業,發展經濟,共創輝煌”的辦會宗旨,現已成為黨和政府聯系在寧閩商、閩企的橋梁和紐帶,是閩寧合作的重要載體。
    黃添進告訴人民網記者,協會成立20年來,積極組織會員企業參與當地政府和社會組織的招商引資、公益慈善等活動。
    黃添進表示,20年來,協會的成長見証了福建寧夏對口幫扶協作從當初單向的扶貧解困,發展成為經濟合作、產業對接、合作共贏的新階段,在寧閩商將繼續弘揚“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緊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及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為閩寧合作共贏做出更大貢獻。【詳細】

1

  2010年春天,寧夏固原還未從春寒的冰冷中復蘇過來。作為福建支援寧夏的第一支志願醫療工作隊隊員,賈江波和福建的其他三名醫務工作者來到了彭陽縣。“當時的彭陽縣還沒通高速公路,20多萬人口隻有一個規模相對較大的縣醫院。”賈江波對人民網記者說。
    到了彭陽縣人民醫院后,賈江波一行做了三件事情:技術引進、教學指導和規范診療操作。
    “我只是我們醫療小隊中的一員。”賈江波語氣謙和,“2010年和我一起赴寧夏幫扶的醫生中,有的因為高原反應產生嚴重耳鳴,直到回閩一個月后才逐漸好轉﹔有的因工作疏於照顧自己的身體,不幸因病去世。雖然我年紀最大,但和他們比,不算什麼。”【詳細】

  • 位於彭陽的新移民村位於彭陽的新移民村
  • 一排排整齊新建的新農村一排排整齊新建的新農村
  • 遷移后遺留下來的窯洞遷移后遺留下來的窯洞
  • 寧夏固原市第二大鎮興隆鎮終於不鬧“水荒”了寧夏固原市第二大鎮興隆鎮終於不鬧“水荒”了
  • 山溝裡的小學校山溝裡的小學校
  • 寧夏新農村寧夏新農村
  • 盤山公路盤山公路
  • 新農村新農村
版權所有:人民網福建頻道 編輯:林東曉 設計:焦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