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福建頻道|策論福建

鄭少華

鄭少華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自貿區規則中“落日條款”的運用

“落日條款”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規定法律的有效期,就是在多少時間之內這是有效的,過了這個時間就無效﹔第二個是規定這法律要定期進行評估、清理,將其中過期的規則予以廢除或者修改。這兩方面實際上在我們自貿區建設當中的意義是很重要的。

賀小勇

賀小勇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全面開放新格局下自貿區改革的深化

現在無論是上海,還是廣東、福建、天津都會面臨一個問題——自由貿易試驗區做了這麼長時間怎麼深化?中國是多邊貿易體制的順應者和受益者,中國在多邊貿易體制受益的時候提出全面開放新格局,我覺得在自貿區深化當中是非常好的深化內容。

劉水林

劉水林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自貿區監管的觀念轉化與制度創新

從最現代意義的角度來講,規制就是多元治理下的依規則治理。有一個具體的法,授權一個專門的部門,對特別的領域,這種領域一般是公共損害性領域或者公共安全性領域,對他們的經營行為進行以規則治理活動的過程就是規制。

王海峰

王海峰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

自由貿易港建設亟待解決的幾個法律問題

在自貿區目前這個環境下,很多政策一定要在自貿港這個環境下才能推出來。所以急需的是,在自貿港很多法律必須要在國家層面解決,國家層面的立法要先行,其它行政管理手段也好,技術制度層面的流程也好,可以授權地方的人大或者政府制訂一些條例或者行政法規。

宋曉燕

宋曉燕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一帶一路視角下國際經貿規則中的法律問題

“一帶一路”這個背景要和供給側改革這個國內、國外兩個方面疊加在一起考慮。我覺得作為學者更重要的是一種更冷靜一點的內心,這個到底存在什麼問題。畢竟我們一談投資,這裡面就是錢。我本身是學金融法律,所以我最關心這樣一個問題——錢從哪裡出?

陳德昇

陳德昇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教授

海絲核心區建設與兩岸融合——跨界與利益的整合與超越

無論是兩岸的融合或者在整個“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我認為核心要件一個就是治理能力和技巧的提升,第二個融合的過程,恐怕在福建角度來講要趕快抓緊,加速福建在整合台灣元素進入現代化的過程,無論是海外拓展或者內部的治理都將會有非常積極的效果。

張耀

張耀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和極地中心主任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閩台經濟合作

海洋是福建和台灣發展的生命線。閩台兩地應該抓住歷史機遇,發揮好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支點和節點的戰略作用,圍繞節點和起點的作用,兩岸學者要積極應對研究好各種發展規劃、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等等。

趙建民

趙建民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兩岸經社融合的路徑

我覺得兩岸交流的特色逐漸從民間向上開始推,從下而上,然后從民間到官方循序漸進,從單向到雙向,從經貿到政治。本來我們兩岸可以有一個自貿區,那時候2008年簽署了一個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那是兩岸自貿區的先行的一個小的協議,雙方各拿幾百個項目零關稅。

姚祥瑞

姚祥瑞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兩岸對海絲核心區域建設融合發展的策略作為

這個“一帶一路”宏觀效應,其實在很多學者都有談到,台灣列入這個區塊,當然會帶來一些實質性的幫助。因為兩岸氛圍的不確定,台灣現在雖然有規劃,但是沒有具體的細部計劃。台灣如果列入,還是有他的優勢,一個是人才,一個是技術。

徐鍵

徐鍵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

海絲核心區建設的政府間合作機制

從海上合作的戰略支點、經貿合作的前沿平台、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這四個定位上看,也可以看到合作這樣的一種關鍵詞。同樣看合作在文件裡面的出現次數,135次比前面那個文件更多,合作也是福建方案裡面的關鍵詞。

張秋生

張秋生 北京交通大學“一帶一路”產業研究院教授

“一帶一路”倡議下海外並購的風險及其應對

現在海外並購走出去的主要力量是企業自身的因素,進入海外市場獲得關鍵的資源跟能力,優化任務組合跟擴大市場份額是最重要的驅動因素。當然從各個行業和各個地區來看,他們驅動的絕對因素不完全一樣。

陳朝暉

陳朝暉 海峽兩岸仲裁中心副秘書長

商事仲裁護航“一帶一路”建設

從四中全會開始,我們黨中央就提出一要維護我國的主體在國外的正當權利,既包括公民,也包括我們企業﹔二要積極參與規則制訂,其實在這個環節上我們吃了很多虧,包括商事主體在海外仲裁中大量敗訴的血的教訓,所以話語權的爭奪是非常重要的。

梁詠

梁詠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

“海上絲綢之路”的雙邊投資協定保護

我想從事前的條款的設計、投資保險和中國政府視角來分析BIT的考慮,事中的監管要維持對東道國的尊重,尊重他們公共健康、環境、健康、反腐敗等一系列問題﹔相應的事后救濟裡面比較強調BIT當中對投資者對東道國繼續的完善和更新。

蔡元臻

蔡元臻 上海財經大學講師、博士

“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風險防范與應對

我們如果把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做一個類型化,一般表現為申請代理援助、知識服務、信息服務、展示交易、成果轉化、產業化等等,但是這邊要強調的信息服務是一切服務類型的前提和基礎,是最重要的,事實上也是我國比較缺乏,也是最迫切要去建設的一個。

蔡勇志

蔡勇志 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副教授、博士

“一帶一路”投資機會及對策建議

除了說制造業的走出去之外,我認為說我們服務業也要走出去。除了低端的裝備走出去之外,還要推動高端裝備走出去,比如裝備制造業,海工裝備、數控機床等等。此外,也要把福建有優勢的產業、有特色的產品帶出去。

楊智星

楊智星 福建省商務廳自貿政策研究處副處長

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績效與問題

我們自貿試驗區企業有個特點,一是增長率很高,二是外資企業基本上佔到50%-60%。因為從面積上來講,自貿試驗區118.04平方公裡,佔全省隻有千分之一,但是新增外資企業的數量佔全省50%-60%,台資企業也是區內跟區外比佔全省60%。

陳建新

陳建新 福建省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管委會法規研究室主任

福州自貿片區三年建設的實踐和思考

在“放管服”管理方面,率先試點開展証照分離試點改革。我們成立了綜合執法點,集中行使六方面行政處罰權,試點開展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在跨境電商領域,率先採用第三方信用評級。構建了法院自貿區管委會和台辦的聯動工作機制,得到了國台辦的充分肯定。

謝毅力

謝毅力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政策法規局副局長

廈門自貿片區建設的績效與問題

我們極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縱深發展,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具有比較有特色的多規合一,這是廈門最早提出的,實施市場領域的工程建設和制度改革。通過這一系列的制度創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林力

林力 平潭自貿辦高級主管

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建設的績效與問題

61項創新舉措被列入福建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的創新成果,其中投資體系改革“四個一”入選全國自貿區八大最佳實踐案例。投資業態不斷拓展,旅游文創、跨境電商、類金融等活力凸顯,已成為推動平潭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潘文軒

潘文軒 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上海“一帶一路”與自貿試驗區現狀、績效、問題和對策

上海可以說是依托世界級的航空和港口的樞紐地位,不斷地完善與全球城市樞紐節點地位相匹配這樣一種航運的服務體系。到目前為止,上海已經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當中24個實現了直航,通航也達到47個。

李偉舜

李偉舜 深圳市委黨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現狀、問題及對策

制度創新方面,商事制度領域推出“一門式”政務服務平台,開放企業專屬網頁,實現一門公章對外,147項審批事項一口受理,131項由自由貿易區辦理。投資貿易領域建立全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作為外商管理制度,外商注冊從20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這是一個成就。

胡金榮

胡金榮 陝西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

中國(陝西)自貿區內外聯動發展的路徑研究

陝西自貿試驗區由三個片區組成,中心片區是以西安高新區為依托,還有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以及楊凌示范區片區。2017年12月14日頒布了陝西自貿區試驗區的管理辦法。這個主要集中在放管服方面的改革,在放的方面強調簡政放權,通過減權、清權、限權降低准入門檻。

呂偉

呂偉 湖北省委黨校經濟學與經濟管理教研部

推進湖北自貿區建設研究

一是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利用把人才創新、制度創新、理論創新的成果來帶動經濟發展。二是湖北自貿區定位在對接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戰略,把湖北建設成中部地區引領示范帶頭作用的省份,進一步發揮湖北省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研討總結顧越利 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副巡視員

充分發揮自貿研究院的智力優勢和區域優勢

這次研討會收到論文近30篇,四個場次的研討既有宏觀方面研討內容,也有微觀方面的考慮﹔既有涉及到經濟也有涉及到法律,還有涉及到管理,內容很豐富。同時,既有理論的,也有實踐的。這次參與的主體既有理論和實務部門,還有省內、省外專家學者,還有黨校行政學院系統以及高校的一些科研機構,包括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都來參與。使得我們這次的研討會的多元開放的平台功能彰顯比較明顯。


版權:人民網福建頻道 策劃:賴俊文 編輯:陳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