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25年2月11日上午10点,召开2024年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暨“金融助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届时,人民网将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直播正式开始。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傅毅梅担任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民先生,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曹桂元先生,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唐锦虹女士,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建伟先生,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光先生,福建海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吴观铃先生,他们将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杨民先生介绍2024年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及金融助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各位记者、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省金融工作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谨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向大家介绍2024年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及金融支持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2024年,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用好存量和增量金融政策,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紧扣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全力支持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省金融运行呈现“总量稳、结构优、成本降”的特点,为福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借这个机会,简要介绍5个方面情况。
一、金融总量平稳增长,营造了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202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3万亿元,同比增长4.69%,全年增加3864.95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3万亿元,同比增长4.02%,全年增加3257.60亿元。
从贷款主体看,企事业单位贷款是全年贷款增量的主力。2024年末,全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0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3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476.85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89.96%。
从贷款投向行业看,有三个特点。一是制造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5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0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40个百分点。二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持续高增长。2024年末,全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38%。三是房地产业贷款降幅收窄。2024年末,全省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75%,降幅比2023年末收窄5.55个百分点。
从贷款利率看,2024年,全省新发放人民币一般贷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26%、3.30%、3.31%,同比分别下降18个、25个、57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二、货币政策执行有力有效,更多的央行低成本资金惠及实体经济
充分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撬动作用。截至2024年末,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1440.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余额同比增长11.57%,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经营主体超11万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7%,为历史最低。
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累计提供激励资金37.7亿元,撬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2309亿元。加强与发改、工信、生态环保等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积极推送碳减排项目清单,截至2024年末,省内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657个碳减排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339.58亿元。
用好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政策,支持“三大工程”建设。推动落地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发放“三大工程”建设抵押补充贷款103.16亿元,支持21个项目。
三、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
科技金融方面,实施金融支持福建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科创兴闽 ‘银’领开篇”专项行动。落实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截至202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累计为346个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项目(企业)合计授信1034.95亿元,发放贷款154.31亿元,贷款平均利率3.17%。特别要说明的是,福建省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项目签约率位居全国第一,贷款发放金额位居全国第四。
绿色金融方面,支持探索试用转型金融标准,推动全省首批建材行业转型金融贷款落地。绿色贷款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4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3.19%。配合省林业局开展“福林票”产品设计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将林票、碳汇等新型林业收益权纳入可接受抵质押物范围。2024年末,全省涉林贷款余额1553.32亿元,同比增长17.32%,惠及43.82万户林业经营主体,较上年末增加3.9万户。
普惠金融方面,多措并举,推动全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将民营贷款监测指标,纳入福建省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创设民营企业“首压首抽”监测报告制度,动态跟踪金融机构“抽贷”“压贷”行为,推动民营企业融资合理接续;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民营中小微提质争效专项贷,累计投放专项资金贷款1400亿元。2024年末,全省民营经济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5.37%、10.84%,分别高于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0.68、6.15个百分点;全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2%,处于历史低位。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全力支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发展,牵头开展“深耕‘土特产’ 贷动大‘闽’生”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打造68个县域重点项目,推动政策、资金、服务、科技、知识、人才等资源要素下沉县域,助力县域产业振兴。2024年末,全省专项行动项目贷款余额合计4052.3亿元,同比增加260.4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95%,同比下降29个基点;全省农户贷款余额8293.75亿元,同比增长9.21%。
养老金融方面,联合发改、工信、民政等部门,率先制定出台《加大养老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福建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引导金融要素与“福见康养”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衔接融合。首批2笔、合计1145万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投放落地。
数字金融方面,高质量服务福建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数实融合,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末,全省累计完成数字人民币交易(含兑换、转账、消费)1.66亿笔、金额超过5000亿元。
四、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企业发债融资增量扩面。支持全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2823亿元,位居全国第8位,比上年增加229亿元,福州新投创业投资公司等8家企业实现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首发”,近三年“首发”融资企业达30家。
债券融资助企降成本成效持续显现。全年企业债券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同期企业贷款平均利率91个基点,为企业节约利息成本约26亿元。
创新型债务融资工具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提质增效。全年全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创新发行科创票据64亿元、绿色债券23亿元、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债券13亿元、类REITS债券5.35亿元,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创新、低碳经济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
五、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一是高效对接账户变更、注销一件事同步办。联合发改等部门组建专班,1个月内完成自建的福建省银政通系统升级,对接“高效办成一件事”省集成化办理平台,为全省企业提供全流程电子化的账户变更、注销等预约服务,让企业“只跑一次”,大幅降低“脚底成本”。全省金融机构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接收企业账户预约变更、撤销458户。
二是发挥征信以信促融作用,助力企业敢贷、愿贷。推广应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收支流水跨行共享,已接入平台金融机构通过平台查询1087笔,促成贷款333笔、授信总金额6.91亿元。发挥动产融资“一系统一平台”作用,提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促成应收账款融资1.73万笔、金额4521.2亿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累计为企业提供登记60.55万笔、查询495.52万次。指导“金服云”征信公司提升征信服务水平,目前已基本实现省市平台互联互通全覆盖、全省商事主体采集全覆盖、银行业机构服务全覆盖,累计提供征信查询204万次、促成24万户企业融资6386亿元。
以上是我介绍的主要情况。谢谢!
感谢杨民先生的介绍与发布。接下来,有请曹桂元先生介绍外汇金融服务福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外汇领域支持经济发展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扩面增效
2024年,更多经营主体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外汇服务,福州、厦门、泉州等试点地区积极释放政策红利,累计为576家优质企业办理贸易项下5项高水平试点业务13万笔、305.8亿美元,进一步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全省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企业外债签约和变更外汇登记下放银行办理业务超30亿美元,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贸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提质扩容
有序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覆盖面,助力更多优质中小、民营、专精特新企业降低跨境结算成本。自2020年9月试点以来,便利化政策已惠及外贸企业814家,累计办理便利化试点业务39.6万笔、金额1354.7亿美元,贸易外汇收支实现“秒申请、分钟办”。积极响应市场创新业务需求,支持新型离岸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业务发展,2024年相关业务收支规模达3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8%。
三、金融外汇特色服务优化升级
指导银行创建创新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品牌,满足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汇率避险需求。2024年,企业综合运用外汇衍生品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管理汇率风险比例达46.9%。科技赋能金融外汇服务创新,深化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助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累计获得贸易融资84亿元,其中出口信保中小企业险保单融资金额同比增长1.2倍;“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帮助企业获得融资授信245亿元,同比增长1.1倍;全国首批试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应用场景,首日即落地全国首笔外汇衍生品签约登记业务。试点近四个月来,已为917家企业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2294笔,签约金额合计188亿元。
四、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慎扎实推进
组织实施首办户拓展、跨境融资扩容、便利化水平提升、两岸融合发展、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优化等跨境人民币“六大工程”。2024年全省跨境人民币业务量1.28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新增3163家企业首次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动重点区域、领域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全省与RCEP成员国跨境人民币业务量1507.5亿元,同比增长7%;与福州自贸区、厦门自贸区管委会联合出台跨境人民币奖励政策,福建自贸区内企业全年共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1329.2亿元,同比增长8.3%;全省银行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169.1亿元,同比增长19.9%,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人民银行总行、外汇管理总局、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升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金融贡献!
感谢曹桂元先生的介绍与发布。
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场问答现在开始。
去年9月末,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请问在福建的落地效果如何?
感谢您的提问!2024年9月24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措施。政策出台后,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迅速行动,与政府部门同频共振,与金融机构同向发力,全力推进各项政策在福建落地见效,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一个方面,落实好降准降息政策,释放长期流动性,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降准方面,9月27日,为省内满足降准条件的10家金融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直接释放长期资金约298亿元,每年可直接节约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1.13亿元。降息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及时跟随LPR下调贷款利率,贷款重新定价后每年可节约居民利息支出150亿元左右。同时,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严格落实存款利率调整联动机制、跟随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保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为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
第二方面,执行好房地产金融优化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是引导下调利率与首付比。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降至30%以下,去年12月末,全省个人住房贷款平均首付比例为26.46%,较9月末下降3.01个百分点,有力支持居民合理购房需求。积极部署推动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共对1.07万亿元、194.2万笔存量房贷进行调整,平均下调利率0.36个百分点,每年节约居民房贷利息支出约38.43亿元,并指导银行机构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做好重定价周期调整工作。二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支持。指导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等金融机构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53.8亿元,支持福州市收购商品住房9501套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
第三,推动资本市场两项工具快速落地,支持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落实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及时摸排融资需求,创设信贷产品,加快授信审批。截至2月7日,引导银行机构向22家上市公司授信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额度合计39.26亿元,向7家上市公司发放贷款金额合计9.14亿元,助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同时,省内兴业证券、华福证券纳入人民银行互换便利操作对象,有效提升其流动性水平和股票增持能力。
感谢杨民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两新”工作特别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对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绿色转型作用明显。请问,在推动“两新”政策落地、支持制造业做优做强方面,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感谢您的提问!制造业是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长期以来把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方向,2024年末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900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57%。国家出台的“两新”政策中,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有效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行落实“两新”政策要求的重要着力点。在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的指导下,分行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从支持福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扩量提质,推动产业链资源整合三方面入手,“点线结合”完成“两新”工作要求,对照“主办行”企业清单,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加快信贷投放,进度完成率在全省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
一是聚焦重点助力传统产业“发新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分行立足地方经济特色,聚焦纺织、鞋服、石化等传统产业“智转数改”,配合贴息政策,积极为企业技术改造发放财政贴息贷款,推动省能化集团、省船舶集团等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截至2024年末,分行累计为21个技改项目发放贴息贷款32.77亿元,企业节约资金成本1.12亿元,贷款投放额居省内金融机构前列。
二是精准发力支持新兴产业“壮筋骨”。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的新支柱、新赛道。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高度重视福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基础设施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宁德时代高性能电池技术研发推广、福耀玻璃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建设。2024年分行落地福建省政策性银行首笔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累计审批项目19个、金额合计61.85亿元,为13个项目发放贷款10.64亿元,合同签约完成率和贷款发放完成率排名全省前列。
三是优化服务促进产业链“活血脉”。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充分整合我行产品资源,利用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拓展“龙身、龙尾”,挖掘上下游客户群,满足制造业链上企业金融需求。去年分行深挖产业链供应链,成功落地供应链再保理业务、跨境电商产业贷、外贸通等创新业务8亿元,辐射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约70家,切实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质效。
下一步,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将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积极赋能实体制造业,紧密跟进省内重点制造业项目建设进展,扎实落实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相关工作,继续发挥我行在支持制造业领域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福建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唐锦虹女士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我们了解到,2024年1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请问福建省的推进情况如何?
感谢您的提问!银行外汇展业一般是指银行在为客户办理外汇业务过程中开展的识别客户、审核资料、监测风险等活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改变了以往需要逐笔审核单证的外汇业务办理方式,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更好统筹防风险和便利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外汇管理方式转变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工作。
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实施一年多来,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积极组织开展政策宣导,建立点对点协调对接和定期磋商机制,结合银行业务实际开展“定制化辅导”,对银行的改革方案、组织架构、内控制度、系统改造等进行深入研讨,及时有效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稳步推动改革落地。目前,民生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辖内相关分支机构先后参与改革,兴业银行作为辖内首家法人银行于2024年年末加入政策试点,共惠及企业743家,办理外汇业务35.41亿美元。从市场反馈情况看,改革的政策红利逐步显现,参与展业的银行直接凭指令办理业务量占优质客户全部业务量八成左右,充分体现“越合规越便利”的政策导向。
本次改革主要实现了两方面优化:一是为银行“减压”。银行通过重塑内控制度、打通内部信息、建设展业系统,实现了完善客户画像、简化事中审核、联动事后监测的外汇业务流程再造,不仅提高银行外汇业务办理效率,也减轻银行事中审核的压力、消除“不敢办”“加码办”的顾虑,为银行结合客户风险等级,创新便利化服务产品提供了自主空间。二是为企业“减负”。优质企业对发生较为频繁的经常项目外汇业务,可凭指令即时办理资金跨境支付,单笔业务处理时间在10分钟内,跨境结算效率大幅提升;对偶尔发生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完成相应登记备案等程序后,无需再提供大量投资证明材料,汇款环节仅需在线提交网银汇款指令即可办理。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3项改革配套法规文件,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同时发布了3项行业指引规范,与管理办法共同组成“1+6”的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制度体系,相信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改革发展。下阶段,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将紧跟改革步伐,坚持稳中求进,有序推进展业银行扩围,着重落实好相关配套制度,让更多企业在改革中获益,助力福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感谢曹桂元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据了解,2024年福建落地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请问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在推进落实试点政策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给经营主体带来了哪些便利?
感谢您的提问!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福建中行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积极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落实落细。2024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以来,福建中行迅速响应,主动靠前,为更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贸易投资服务,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去年,我们累计办理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6700笔,总金额约22亿美元,惠及84家企业(不含厦门,下同)。在推进试点政策落地和便利化提升上,我们主要推出了三方面举措。
一是找准发力点,探索政策推广新模式。2024年,福建中行在省内8个地市组建外汇政策宣讲团,开展“龙腾四海,汇聚福地”外汇政策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官微专栏、户外宣讲、沙龙讲座等多种形式,持续宣导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不断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影响面和参与面。年度累计开展外汇政策宣传活动150余场,解答外汇咨询1200余条。
二是把握关键点,拓宽便利服务新路径。试点政策发布后,福建中行第一时间开展资格备案、政策研究、制度拟定、组织培训等相关工作,成为首批完成试点业务备案的商业银行。一方面,依托行内资源,主动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指导其纳入试点名单,并在试点获批当日落地全省首笔业务。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开展再投资时,无须办理再投资登记;企业借用外债时,可直接在中行办理签约登记,无须前往外汇局办理。去年11月,我行成功叙做了单笔金额省内最大的(20亿元)人民币外债直接登记业务。这些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升了跨境投融资效率,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紧盯风险点,强化合规管理新作为。高水平开放试点既要“放得开”,也要“管得好”。福建中行发挥外汇外贸专业优势,在简化业务审核流程的同时,持续完善客户准入尽职调查,加强业务办理后的监测管理,实现业务便利化与风险防控的有效平衡,确保试点政策稳健落地。
2025年,福建中行将持续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强化金融外汇产品供给,更好服务经营主体,助力福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福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行力量。
感谢陈建伟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泉州是民营经济大市,请问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感谢您的提问!泉州是全国民营经济大市,是“晋江经验”的发源地,涌现出享誉全国的优秀企业家群体和众多全国知名品牌。近年来,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统筹金融资源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新增民营企业贷款277.64亿元,居全省首位。
一是高标准建设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会同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持续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发挥央行资金牵引带动作用,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撬动普惠小微贷款增加503.19亿元,居全省第二。连续四年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建设运行线上“中小微企业信贷直通车”和全省首个线下综合性“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中心”,搭建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四年来,全市累积培育首贷户5.9万户,提供融资715.09亿元。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恒安、安踏等民营企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超百亿元。推动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9%,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二是高质量支持民营企业向“新”向“绿”转型升级。2024年,我们联合工信、科技等部门,开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动落地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专属产品和专属融资政策。聚焦泉州纺织鞋服、装备制造、建材家居等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与财政政策高效协同,定向支持民营企业向数智、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全市投放政策性贷款121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提质争效贷、专精特新贷、技改贷、科技贷规模均居全省前列;绿色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23.64个、6.02个百分点。
三是高水平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全国著名侨乡。近年来,泉州民营企业加快国际化经营布局。为了让跨境投资贸易更顺畅,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连续6年开展外汇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逐年迭代、优化外汇服务措施,打造“泉汇万家”外汇服务品牌。深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让企业跨境收支更便利、更自主。应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累计帮助民营企业获得贸易融资8.98亿美元。推动跨境征信合作,建设“海丝征信链”,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8个国家或地区的9家征信机构上链,为企业跨境贸易、投资和融资等提供征信服务支持。
下一步,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将继续大力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为泉州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助力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稳致远。
感谢杨光先生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福建海峡银行长期专注服务本土各类企业。请问福建海峡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福建海峡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监管机构工作要求,在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指导下,充分用好用足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主责主业、深耕本土服务,全方位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2024年末,海峡银行国标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544.82亿元,较上年增加94.75亿元,增幅21.05%,全年累计获得结构性货币政策优惠资金193.16亿元,较上年增加28.83亿元,增幅17.54%,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领撬动作用,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是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精准压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海峡银行立足普惠金融服务职能,大力推广信用贷款业务模式,进一步秉持“真小微、真经营”原则,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全年基于企业信用状况发放贷款507户、金额28.41亿元。通过完善分层定价、信用加成、专项利率优惠、绿色通道等举措,将再贷款、再贴现低成本资金惠及实体企业,纳入再贷款支持范围的贷款较同等条件贷款利率平均低74个基点,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用好“闽科易融”等各项货币政策工具,持续推动小微贷款扩面。一方面,助力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少抵押、高前期投入、长回报周期的融资痛点,积极用好“闽科易融”货币政策工具及“民营提质增效贷”“专精特新贷”等财政贴息政策,切实服务好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为新质生产力融资扩面。结合企业科技属性、成长趋势和融资需求,向难以纳入银行传统授信体系的科创企业敞开授信大门,结合福建省“科技贷”等风险补偿政策,给予企业信用类流动资金贷款,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末,海峡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99.85亿元,较年初增幅5.4%,服务科技企业461家。另一方面,牢牢扎根本土、持续深耕本土特色行业,借助结构性融资工具的资金撬动作用,陆续推出“渔船贷”“高位虾养殖贷”等特色专案,“渔船贷”全年服务139户、较年初增长48户,投放金额4.5亿元,较年初增幅74.3%,满足小微个性化融资需求,深度触达特色产业末端。
三是依托碳减排支持工具大力推动碳减排贷款产品,写好“清新福建”绿色篇章。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范围扩大到城商行后,海峡银行立即组建专业团队,研读政策细节,推出“碳减贷”产品,精准锚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累计为本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项目等18个项目提供3.3亿元资金支持,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7.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加快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添砖加瓦、为建设“生态向美、生产向绿”的福建提供金融力量。
感谢吴观铃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领导的解答。记者朋友们如果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现场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再进行深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