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自覺”看成效

踐行新時代檢察工作新理念新要求的福建答卷

張仁平

2020年07月14日10:11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20年4月14日,福建福州市馬尾區檢察院。

一場擬作不起訴案件的公開聽証會正在這裡舉行:古稀老人劉某盜竊價值9500多元的海產品,隻為剛做完手術的外孫女補身子、加營養。不起訴,是耶,非耶?

“劉某老伴多病、子女無業、女婿患癌症、外孫女病痛未愈,三個病困交加的家庭,平時靠他撿拾商戶扔掉的魚、蟹等水產品換錢貼補家用”。

案發后,“劉某投案自首,真心悔罪認罪,借債賠償,被害人已諒解。”對劉某擬作不起訴處理,檢察官把理由與依據擺在桌面上,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7名聽証員一致贊同:從寬處理、不予起訴,於法有據、於理不悖、於情相融。

不起訴決定當場宣布時,劉某已淚流滿面。他最擔心的事沒有發生:一旦被起訴去坐牢,三個家更不安穩了。

案已結,情未了。

4月22日上午,馬尾區檢察院發出為劉某外孫女捐款倡儀,全院70余名干部職工紛紛解囊相助。感動於檢察官的大義與善心,被害人陳某也趕來獻愛心。眼下,該院正協調區民政部門為劉某外孫女一家排憂解難而奔忙著。

案不大,也不難,一訴了之很簡單,但或將成為壓垮苦難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此案不起訴,透出這樣的信息:

——敢於行使、用好不起訴決定權,在審查起訴環節終結訴訟,發揮主導作用,彰顯責任擔當和檢察自信。檢察官是端菜者,還是炒菜者?一案勝千言!

—— 舉行公開聽証會,聽聽大家意見,接受社會監督,一紙不訴書給困難家庭以溫暖和力量,情理法融合,為各方所認同,實乃多贏共贏。

以“辦結一個案件,增添一分安寧”為價值追求,正是馬尾區院在履職中展現出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取得了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反復強調的‘三個自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理念,要在學思踐悟中融會貫通,貫穿於履職全過程。”在福建省檢察院檢察長霍敏看來,落實檢察新理念,實現檢察工作總要求,就要把“三個自覺”內化於心、外踐於行,用實效來檢驗作答。

政治自覺:更高站位對標對表,決策部署落實落細

2月5日,《檢察日報》一版頭條報道:張軍檢察長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檢察工作同步抓緊抓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檢察力量。這是節后上班最高檢部署工作的第一條要聞。

細心的讀者發現,在同一版面,有一條工作消息與頭條新聞相呼應:上班第一天,福建省院強調全省檢察機關“一手防控疫情一手強化履職”,確保防疫與辦案兩手抓、兩不誤。“我們的思路與最高檢的要求不謀而合,各項工作無縫對接,是福建省院黨組政治站位對標對表,與最高檢決策部署同頻共振、一以貫之執行的必然結果。”該省院宣傳處處長吳新華解讀說。

檢察工作是政治性極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極強的政治工作。政治自覺怎麼看,如何體現?“關鍵看行動、見實效”。霍敏在全省檢察長會議和多個調研場合指出,最高檢有部署,福建檢察有響應,貫徹執行不折不扣:定目標,出實招,重帶頭,以上率下,層層推動,事事落實。

讓我們把目光回望——

2019年3月1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

在當天的全國人代會上,最高檢向全國人民庄嚴承諾: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

辦信就是辦民生!踐行這項沉甸甸的諾言,福建省院從一開始就當作“一把手工程和全院性工作”來推進:要求各級院檢察長親自研究部署,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實時掌握來信回復與辦理進展﹔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指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控告申訴部門結合本地區涉法涉訴信訪實際,研究制定可行方案。

數據顯示,2019年,該省院領導對132件重復信訪件實行包案辦理,許多“老大難”問題得以有效化解。全省檢察機關對25581件來信,全部做到“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將心比心為當事人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實現了群眾來信“一體化、快處理、零積存、早回復”的目標:

—— “沒想到,我們的訴求是對全額支付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物業費的判決不服申請監督,但省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在辦案中把后面近六年的物業費一並調解結案,減少了訟累,得到當事人雙方的認可。”福州一家民營科技公司申訴人以自身的經歷,體驗到檢察機關“一諾千鈞”帶來的司法獲得感。

——“我也沒想到,福清市檢察院收到信訪件當天即與我聯系,第11天,就我提出對虛假訴訟進行監督的訴求,向法院發出了再審檢察建議書。三個月內追回了145萬余元執行款 ,把公平正義送到我身邊。”信訪人郭某對檢察機關高質量辦理信訪件由衷點贊。

7日內回復只是起點,終點是案結事了、息訴罷訪。今年,化解信訪積案,福建檢察又有大動作:全省檢察機關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各級院全面摸排篩選,由領導親自包案辦理“骨頭案”﹔嘗試引入第三方參與接訪、舉行公開聽証等方式,把信訪難題解決在一線。

法治自覺:服務大局法治保障,主動作為彰顯擔當

2018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

這天上午,張軍檢察長主持召開最高檢黨組會,研究部署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

“檢察機關要切實轉變司法理念,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不斷完善檢察工作服務保障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實在在的舉措。”這是最高檢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對檢察機關服務和保障民企健康發展發出的動員令。

6天之后,最高檢邀請四川團、台灣團的16位全國人大代表深入福建省檢察機關,圍繞服務非公經濟發展等工作開展為期5天的視察,探訪檢企關系,檢閱檢察機關服務發展大局如何擔當作為。

代表們走進福建檢察特色展示平台——泉州(晉江)非公經濟法治教育基地視察,展板上的一個典型案例引起了他們關注——

泉州某民營企業副總經理黃某和採購部經理段某涉嫌職務侵佔罪案,涉案財物系一鞋服公司提供並委托該企業生產的制鞋原料“豬巴革”。

解說員介紹,被犯罪嫌疑人侵佔變賣的“豬巴革”,為企業實際“持有”而非“所有”。對“持有”的財物能否認定為“本單位財物”,直接關系到本案定罪量刑。

案件提交檢委會討論。視角不同,觀點不一,而在平等保護理念指引下,對本案定性大家形成共識。即,按“國有”與“非公”一致的追訴原則,應依法對黃某、段某定罪起訴。其間,檢察官運用認罪認罰制度,積極促成了犯罪嫌疑人向企業全額退還違法所得。

“檢察機關服務大局意識強、理念新、措施實、成效顯。” 2018年11月16日,代表們結束在閩視察時反饋說,“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用法治保障民企放心投資、安心發展,福建經驗可復制可推廣。”

這起2018年辦結的案件,2019年1月被最高檢列為首批四個涉民營企業平等保護典型案例之一。

親清檢商,法治護企。在福建,檢察機關自覺服務保障民企發展壯大,各地“辦一案、助一企、防一片”的故事,在企業界口口相傳:

——南安市檢察院對介於可訴可不訴的一涉罪民企負責人,不予起訴,幫企業渡過難關,化危為機﹔羅源縣檢察院強化訴訟監督,為10家民營企業追回執行款1400余萬元﹔泉州一家企業根據檢察建議,加強監管堵塞漏洞,一年節支3500萬元。

——為助力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全面提速復工復產,福州市檢察院出台“五定”辦法,通過定聯系企業、定部門落實、定人員聯絡、定時間走訪、定專題服務的方式,精准對接民企復工復產中的司法需求,協同有關部門幫助企業紓難解困,依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為人民司法,為黨和政府分憂,福建檢察機關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辦案辦事,更加主動地把檢察工作放在大局下謀劃和推動,在圍繞中心服務國家戰略布局中,體現法治自覺,彰顯法治擔當,貢獻檢察智慧。

人們看到,在保障“三大攻堅戰”,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六穩”“六保”,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錄的第一家園中,處處都有檢察身影,全省檢察機關自覺領會中央精神、積極做實最高檢部署,以提供更加優質的檢察產品和法治產品,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人們還聽到、看到、感受到:社會治理效能提升的背后,不時回響著“檢察好聲音”,凝聚著“法治正能量”:一份檢察建議落地有聲,社會平添一分和諧與安寧。檢察建議所指——黑診所,關了﹔被毀植被,綠了﹔校園隱患,少了﹔國資流失,堵住了﹔交通出行,更加暢通安全了。

檢察自覺:補齊短板固本強基,四大檢察全面發展

這是一個翔實的數據:2019年,南平市檢察公益訴訟取得突破性進展,提起公益訴訟案件居全省之首,為近年來最好成績。

“數據總體不錯,有不足嗎?”看到這份來之不易且頗為亮眼的成績單,該市院檢察長王矗在全院業務分析會上問道,這樣的數據結構放到全國去比又如何?還“好”嗎?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全市兩級檢察院迅速組織對該項工作“回頭看”,開展公益訴訟兩個專項監督,全面追蹤落實訴前檢察建議,設立全省首家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

晃眼間,今年第一季度過去了,該市公益訴訟檢察實現“開門紅”,工作呈現四大亮點,立案數、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均超百件,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提起公益訴訟案件,再居榜首﹔辦理的陳某非法獵捕珍貴野生動物案入選最高檢發布的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對此,霍敏作出批示肯定,南平經驗全省轉發。

公益訴訟,從試點到全面推行,福建是出經驗的地方,但去年出現下滑的趨勢,數據“不好看”。業務分析會上,省院第八檢察部根據領導點評要求,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創新舉措,引領和推動全省辦理公益訴訟案再創新高。今年1至6月,辦案數超去年全年,佔5年來立案總數的30.5%。

業務態勢分析會,對工作把脈問診,對提檔升級開方施策,這一工作新方法,緣自工作新理念。

讓我們把目光回望——2018年8月25日在福州舉行的福建全省檢察長研討班。

與往年不同,此次參加研討的每位檢察長手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文件——全省檢察業務態勢分析報告。這是檢察機關反貪轉隸、職能調整后,福建省院首次出爐的業務報告,對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等業務開展以及入額院領導辦案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后作出的評價。

“案-件比,是升是降,兩項監督是高是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有多少?數據是坐標圖,是晴雨表。”這份長達43頁的報告,以文字、數據、圖表形式呈現,聚焦檢察主責主業,全面梳理1至7月全省檢察機關辦案情況,各個地區、各項業務,對比對照、對號入座,清晰如畫,一目了然。

“報告揭示問題,一些地方被點名。看到短板、不足和差距,就要分析症結所在,拿出實招解難題。”翻閱厚厚的業務態勢分析報告,與“做優、做強、做實、做好”四大檢察路有多遠?橫比縱比,優勢何在?弱項在哪?差距有多大?與會檢察長、省院業務部門負責人也在自問:下一步怎麼辦?怎麼干?

知短而補長,知弱而補強,知不足而趕超!以此次全省檢察業務態勢分析為標志,各級院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度分析各業務態勢形成常態,對重點工作畫出路線圖、列出時間表,以更高標准更嚴要求,促進“四大檢察”朝著“更優、更強、更實、更好”的方向和目標邁進。

“追兵越來越近。唯有奔跑,不鬆懈,加油干,才能走前頭”。 4月23日,南安市檢察院對今年第一季度業務態勢分析后,提出在打造亮點、創建品牌、培養標兵、培育典型等四個方面狠下功夫。這個全國模范檢察院始終保持著憂患意識、進取意識,以數據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在全院營造出凝心聚力比學趕超、爭創一流業績的濃厚氛圍。

“業務有短板,隊伍同樣有短板”。福建省院黨組看得清、想得遠:深耕法律監督主責主業,促進四大檢察全面協調發展,隊伍是保証。補專業能力不強、補綜合素質不高、補專家型人才足三個短板,建業務過硬、本領高強隊伍,福建檢察出實招、補弱項,持續發力:

——根據“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要求,推行“檢察教官+實戰訓練+雙向互動式教學”的培訓模式﹔與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戰略協作,引入“最強大腦”,強化師資建設, 打造培訓品牌 ﹔依托福建檢察大講堂、業務競賽等載體,分業務條線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

——全面落實領導干部上講台和檢察官教檢察官制度,把新理念新要求落實到基層和辦案一線﹔與法院、公安、律協等部門開展聯合培訓,統一執法司法理念和標准,強化法律職業共同體意識﹔持續用好“檢答網”,提升問答質量,促進業務研討和對下指導﹔發揮好典型案例指導作用。

“四大檢察”構建了新時代法律監督新格局。主業是立身之本,隊伍是發展之基。以“三個自覺”檢視工作,自省問題,自察不足,自強不息,讓業務和隊伍強起來,福建檢察固本強基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越走越自信。 

(責編:林東曉、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