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著力打造“廈門鄉村振興樣板區”

余乃鎏

2021年05月07日18:36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如今,在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一幅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徐徐鋪展開來。近年來,該區著力打造“廈門鄉村振興樣板區”,加快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高山村從“邊窮臟”到“富美淨”

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白交祠村海拔近千米,曾是廈門偏遠窮困的高山村。幾十年來,村民們牢記“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種茶種果也別忘了森林綠化”等囑托,在黨建引領以及廈門市、區、鎮三級黨委政府的幫扶及支持下,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數據顯示,軍營村、白交祠村山地面積分別為11000畝(含公益林面積4100畝)、8700畝(含公益林面積3500畝),茶園分別為6500畝、3500畝。多年來,兩村通過高山茶、果類與地瓜等多產業發展,以黨建帶動鄉村旅游,使鄉村發展之路越走越寬,“錢袋子”日漸鼓起來:兩村村民人均收入從1986年的200多元躍升到2020年的4.1萬元。2020年,兩村集體收入分別達到72.9萬元、63.76萬元。

其中,高山黨校成了帶動兩村鄉村振興的新引擎。5年來,高山黨校共舉辦470多個培訓班次,培訓學員30000多人次,輻射吸引黨員群眾100多萬人次,助推兩村2020年集體經營性收入分別增長160.4%和362.4%、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215.7%和219.3%。

高山茶是軍營村、白交祠村的主要產業。當地一家茶企負責人高樹足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他開始進軍茶產業,從年產不到20噸茶葉的家庭小作坊起步,發展成如今年產逾2000噸茶葉、90%遠銷到海外市場的當地龍頭茶企,做大了“高山茶”產業,不僅讓自己富起來,還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白交祠村櫻花與茶園交相輝映。夏海濱攝

“30多年來,軍營村、白交祠村通過生態文明建設、黨建引領、創新治理等方式,實現了百姓富與生態美。”同安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兩村是同安區鄉村振興建設的新樣板,也成為人們“打卡”的鄉村游好去處。

據軍營村黨支部書記高泉偉坦言,軍營村曾因生豬圈養和生活污水排放等,水體常年發黑發臭。從2008年開始,該村先后三次整治改造,如今徜徉溪邊,聽潺潺流水、觀秀美田園,已成為村民和游客一大享受。

山鄉巨變帶來了眾多鄉村振興項目。軍營村、白交祠村返鄉青年創業聯盟會長蘇海亭介紹,許多外出闖蕩青年返鄉創業,不少外鄉人慕名前來投資經營。年青人帶回活力和新理念,帶動更多人為鄉村建設群策群力,積極參與兩村旅游產業發展。

如今,在軍營村、白交祠村,一個鄉村振興建設的良性循環加快醞釀打造,一條旅游動線串起的鄉村民宿、櫻花觀光園、生態茶園移步換景也粗具雛形。

積極培育鄉村振興主力軍

鄉村振興,人才至關重要。近年來,同安區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各類人才到鄉村創業創新,一大批“農民致富帶頭人”涌現出來。他們創立企業,積極發揮“領頭雁”作用,建立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就地安置勞動力,為村民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形成一條條有序的產業鏈,實實在在增加村民收入。

鄉村旅游、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精品農業、新型農業等一大批新產業、新業態、新主體,隨之在同安區農村興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空間不斷拓展。

美埔村農、光、旅三產融合項目光伏發電板。夏海濱攝

在同安區蓮花鎮美埔村,有兼具生態農業、光伏發電、休閑觀光“一二三產”融合的廈門鄉村振興戰略示范項目。今年,同安區還將大力發展園區農業,加快眾多大型種養項目落地投建、投產見效,加快推動一些現代設施農業項目建設,推進一批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兩岸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簽約落地。

同安區還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等特色產業,就地增加勞動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助力農民轉產增收持續開展。在同安汀溪鎮古坑村,全村三角梅種植面積600多畝,年產值約2000萬元,每年可為農戶帶來每畝3.5萬元收入,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

產業興,鄉村振興就有“源頭活水”。據統計,同安區目前規模以上農業加工業企業增至27家,產值佔到全區工業產值的11.4%,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增至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529個,“一村一品”專業村22個,數量均居廈門全市前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幅8.6%,位居廈門全市第二。2020年,同安全區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總收入達22.97億元,比2015年翻了兩番。

人居環境整治刷新“顏值”

近年來,同安區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也持續改善。

今年初,同安區通過了福建省農村人居環境三年行動考核驗收,取得綜合考核優秀等級,並獲評“福建省村庄清潔行動先進區”。

蓮花村古民居。夏海濱攝

3年來,同安區以“一革命四行動”、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鐵路高速沿線環境整治等為主要抓手,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同時,發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村庄清潔行動,動員廣大農民群眾廣泛參與、集中整治村庄環境。

期間,同安全區新改建公廁130座,全區農村戶廁無害化普及率達99.43%。全區村庄生活垃圾實現日產日清,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完成480個自然村分散式治理,完成247個自然村集中納管建設。建設農村公路123.68公裡,完成道路綠化176.4畝,河段沿岸綠化223.2畝。

據悉,同安區建立村(居)自評、鎮(街)排名、區級抽查的層層考核評比機制,指導各村居設置評比“紅黑榜”,在全區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此外,全區108個行政村將生態文明、人居環境作為重要內容列入村規民約中,並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積極發動村民參與治理。

同安區有關領導表示,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該區不斷譜寫宜居鄉村新篇章,夯實鄉村振興工作的基石。今后,該區將通過加速打造“廈門鄉村振興樣板區”,推動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責編:陳藍燕、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