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張林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理論

2021年07月07日10:39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

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綠色發展,聆聽真知灼見,汲取前行力量。5月25日,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第四屆生態福建大課堂在福州舉行。這是貫徹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堅持向生態要效益,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培育壯大特色現代農業、文旅產業、低碳產業等,努力在發展綠色經濟上實現更大突破”的要求,進一步從實踐起點、實踐源頭上理解把握生態文明思想,總結提升福建地方治理實踐,全面提升干部培訓教育質量的實際舉措。  

第四屆生態福建大課堂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南平范本”為觀照系,展示了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生態文明研究的最新成果,為健全完善福建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5月25日,在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第四屆生態福建大課堂”上,山東大學教授張林波作了題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理論》的演講,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面:

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意義: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重大創新性舉措,是“兩山”理論的實踐抓手和物質載體,還是我國近期和未來一段時間創新性的重大戰略舉措和任務。

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相關理論研究:主要有(1)什麼是生態產品:公共性生態產品,如水源、珍稀動物以及無形產品﹔經營性生態產品,如農林產品、文化旅游等。(2)生態產品的屬性:多重伴生(生態產品是互相伴隨著出現的)、自由流轉、產權依附(本身沒有產權,很難交易)。

三、生態產品探索實踐的工作:福建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較早、事件深入,成效顯著,特色鮮明。

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四大突出瓶頸:1.理論技術瓶頸:生產消費特征和規律還不確定,缺乏統一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急需技術支持。2.體制機制創新任重道遠:如生態補償體制需要供給側和需求側兩側發力。3.區域協調機制:形成互惠互利的區域協同機制,中央和地方共同發力。即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4.思想認識上還需轉變:破除“等靠要”思想。

五、未來展望:加強理論基礎研究、核算評估技術。對福建有四條建議: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規劃﹔二是深化創新成果,如南平、三明等的實踐經驗,要“叫得響”“推得出去”﹔三是依托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作區,實現山海協作﹔四是建立理論研究基地。

(責編:吳舟、鐘巧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