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 “莆菜”蹚新路

打燕皮、磨章魚等傳統制作技藝現場展示,雪津啤酒、閩鹽等本土產品悉數亮相,紅團、春卷等特色小吃免費品嘗……不久前,莆田美食周在北京莆田中心啟動,吸引眾多莆籍鄉親、當地客商參與其中。與此同時,美食達人通過直播平台,將莆田菜推介到全國各地。
“餐飲業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是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領域。”莆田市市長李建輝說,莆田正在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供應鏈垂直整合、銷售差異化的新餐飲模式,鑄造一批特色突出、管理規范、效益良好的優秀本土餐飲品牌。
近年來,莆田市多措並舉,挖掘、傳承、創新美食文化,引導線下餐飲企業做大做強,打造線上平台,擴大“莆菜”知名度。去年,全市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的總營業額達16.04億元,在遭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仍實現正增長。
挖掘創新,講好莆田美食文化
“每一道莆田菜都有歷史典故,蘊含著深厚的飲食文化。”關玉標現任莆田市烹飪協會會長,已有35年的從業經歷,除了不斷鑽研、精進自己的廚藝,他越來越重視挖掘莆田文化,創新莆田菜品。
媽祖文化是莆田傳統文化,與飲食文化息息相關。一直以來,當地老百姓在媽祖祭祀典禮結束后,都習慣將供品帶回家制作美食,寓意“吃福余”,即分享福氣的意思。
關玉標介紹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整理相關歷史素材,為他制作“媽祖筵席”提供了許多參考資料。“媽祖筵席”總共16道菜,每道菜均以莆田特色食材和小吃作為基礎。以湯品“芥藍扁食”為例,其中莆田芥藍是少有的蔬菜品種,可用於煮湯。
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已連續在湄洲島舉辦5屆,其間,“媽祖筵席”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媽祖筵席”的非遺傳承人,關玉標連續參加4屆論壇活動,為來自全球各地的賓客制作“媽祖筵席”,用莆田美食講述媽祖故事,傳播媽祖文化。眼下,他正在為“媽祖筵席”申報省級非遺項目。
“莆田菜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但由於缺乏宣傳、推廣,導致‘養在深閨人未識’,知名度不高,無法形成品牌效益。”不久前,關玉標赴石獅市參加“閩菜”品鑒發布會,他受邀制作了兩道莆田菜莆仙燜豆腐和竹香南日鮑。“其實,四五年前,就有一檔關於莆田美食制作技藝的節目。每道菜制成光碟后,由市領導贈送給來訪的外賓。”
連鎖“窗口”,莆田名菜香飄內外
“成功沒有什麼秘訣,關鍵是用心。用心挑好純正的食材,用心做好當季的菜肴。”通過手機,遠在香港的方志忠告訴記者,“許多原材料都是從家鄉精心挑選后,運到各個餐廳去的。”
方志忠出生於莆田市涵江區,2000年在新加坡創辦了第一家莆田餐廳,目前已在全球開設了85家店,主要分布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以及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城市。
20多年來,莆田鹵面始終是莆田餐廳的招牌菜,深受顧客喜愛。“從源頭上,對食材選購進行嚴格把關,而且還有一套可供操作的體系。”方志忠認為,莆田菜最大的特點就是農家味,對食材的要求非常高,正因為如此,也成了莆田餐廳的一大賣點。
“最近計劃推出莆田菜套餐,設計成一份主食+一份湯品+若干莆田非遺小吃。以小吃為例,如莆田春卷、紅團、套腸等。”莆田市阿土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德永說,他在全市有36家門店,在省內其他設區市有15家門店,另外在浙江、江西、廣東、江蘇、山西等地也有加盟店。
為保障生鮮食材和半成品的質量,吳德永成立了福建省海川膳品供應鏈有限公司,並獲得SC(食品生產許可)資質,同時配套檢驗室,形成菜品留樣可追溯機制。“現在主要是內部自產自銷,今后可能對外供應,實現莆田菜生產加工標准化。”吳德永信心滿滿。
在線餐巴,家門口的美食平台
“去年,在疫情影響下,餐飲企業庫存嚴重,必須轉型升級。為此,政府搭台,國企牽頭,打造莆田餐飲公共服務平台,既幫助企業化解危機,又方便社區群眾在家就餐。”莆田市商務局副局長黃雲鴻說。
今年2月2日,“莆田餐巴”平台正式對外發布,並由福建省莆田餐巴科技有限公司,與入駐平台的“百家餐飲名店”、美食達人簽訂協議,共同培育莆田人的美食平台,破解龍頭平台企業抽佣過高、市場壟斷等問題,同時讓外來人員在酒店、廠區等地,就能品嘗到真正的莆田菜。
隨著平台上線,不管是當地市民,還是外來游客,隨時隨地在手機上打開“莆田餐巴”客戶小程序,即可享受網上點餐、送餐到家等服務。
當前,“莆田餐巴”平台已經全新升級,除點餐送餐、名廚預約、大師做菜視頻播放等功能外,還增添了旅游、熱點等模塊,讓消費者在體驗莆田美食的同時,感受莆田特色文化和民風習俗。
此外,福建省莆田餐巴科技有限公司還在線下布局早餐工程、便民工程、點心工程等服務點,完善“互聯網+文化+餐飲”產品矩陣。
今年,在“雲餐巴·跨年購”系列活動中,莆田市商務局聯合“莆田餐巴”平台,發放200萬元紅包消費券,鼓勵消費者到“莆田餐巴”平台注冊,並下單“雲上菜品”,同時引導特色餐飲企業、美食達人、美食匠人入駐“莆田餐巴”平台。
目前,126家餐飲單位入駐“莆田餐巴”平台,其中莆田“百家餐飲名店”達80家。平台已完成4000多個交易訂單,總金額超過600萬元。(記者 林劍波 陳榮富 通訊員 林劍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