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組照片見証廈門集美新城11年發展巨變

“七一”期間,廈門市集美新城夜景受關注,位於杏林灣畔的廈門島外最高樓——262米的誠毅國際商務中心玻璃幕牆換上了全新的動態燈光秀效果。從園博苑、杏林灣營運中心延伸到市民廣場、核心區公建群、集美塔、軟件園三期、廈門北站等,璀璨夜景醒目勾勒出集美新城連片成勢的美麗輪廓線。
作為廈門落實“提升本島、跨島發展”重大戰略的生動實踐,集美新城於2010年啟動建設,正式鋪陳開島外新城建設的首個“戰場”。11年來,集美新城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2000億元,新增城市建成區30平方公裡,並成為廈門島外首個常住人口突破百萬的行政區域。
經過11年的努力建設,集美新城已基本完成城市框架、交通基礎設施搭建,並進入產城學人融合發展全新階段:一是產業要素加快聚集,軟件園三期、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等產業載體吸引大量人才、資本、項目。二是重大民生配套全面升級,其中廈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即將投用,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也將於年內完工。此外,人氣、商圈等日漸成熟,一批大型商業項目正開門迎客。
今年以來,集美新城片區指揮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以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副中心為新起點,正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產城融合發展,奮力續寫跨島發展新篇章。(張萌)
杏林灣西岸
11年前,杏林灣西岸,園博苑剛剛建成,園博苑以西、以北都是還待開發的荒地。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今,杏林灣西岸已成集美新城“地標”,匯集高端商務區、活力居住區和休閑旅游區。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西亭核心區
2010年2月,西亭核心區作為集美新城的中心,啟動之初是一個三面環水的小半島,以魚塘、荒地為主。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今,西亭核心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城心臟”,島外第一高樓巍峨高聳,高端商務區、六大公建、精品住宅、環灣綠道和杏林灣美景交相輝映。王火炎攝
杏林灣東岸
2010年2月,杏林灣東岸,高層建筑僅有華僑大學廈門校區行政主樓和濱水居住區。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今,杏林灣東岸已成為高樓林立的活力社區和科研機構、創新基地集聚區。王火炎攝
廈門北站片區
2011年6月,海翔大道以北至廈門北站片區輪廓初步形成,但仍有很多空白,海翔大道還未通車。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今,廈門北站片區已成為廈門城市門戶、重要交通樞紐。王火炎攝
軟件園三期
2012年6月,軟件園三期啟動之初是山腳下一片田野。集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今,軟件園三期已成長為廈門軟件信息業的重要引擎。王火炎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