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晚熟荔枝化解“甜蜜煩惱”

盛夏,一簇簇“焰火”在枝頭盡情“燃燒”。
在漳州市荔枝主產區,一批晚熟荔枝挂滿枝頭,在油綠蓬勃的葉片中探出身子來,如同樹上焰火,紅得惹眼,紅得張揚。
漳州市的荔枝產量佔福建省的80%以上。這幾年,荔枝周期性豐產給果農帶來不少“甜蜜煩惱”。面對挑戰,漳州市推動荔枝產業的“高接換種”工作,鼓勵農戶引進、嫁接、種植晚熟優質荔枝新品種。
集中上市引發價格波動
荔枝是我國第一大熱帶水果,全國已形成海南特早熟、粵桂西南部早熟、粵桂中部中熟、粵東閩南晚熟及重慶、四川瀘州特晚熟幾大優勢區。
其中,漳州種植荔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屬晚熟區,尤以蘭竹和烏葉兩個品種最負盛名。“這幾年,荔枝價格不太理想。價格最低時,一斤烏葉荔枝的收購價才0.5元。”荔枝種植戶張高強感嘆,摘荔枝變成一種“摘了不夠本,不摘又可惜”的雞肋。有些農戶干脆把荔枝樹砍了,或者改種別的果樹。
荔枝“大小年”也是農戶們普遍擔憂的問題。在漳州市區一水果批發商行,負責人吳敏貴告訴記者,今年廣西、廣東的荔枝提前成熟,出現了省外荔枝集中大量上市的情況,屬“大年”。市場流通量暴增,荔枝價格也開始坐“滑梯”。“5月底,廣東來的桂味荔枝一斤還賣30多元,6月隻賣25元,妃子笑一斤7元就有了。蘭竹、烏葉的市場價在3元~5元之間。”吳敏貴說。
6月起,海南、廣西、廣東的荔枝接近尾聲,漳州本地荔枝開始登場。在龍海區雙第永盛家庭農場裡,農場主林永興告訴記者,自己種植的“妃子笑”果核小、酸甜可口,銷路相對順暢。
妃子笑在漳州屬於早熟品種,在近幾年的全國優質荔枝擂台賽上,漳州妃子笑荔枝接連獲獎,是本地較為優質的荔枝品種之一。6月中旬,詔安縣的妃子笑最先成熟上市,並拉開本地荔枝季序幕。
“今年的氣候條件比較不利於荔枝的生長和結果。”漳州經濟作物站站長、教授級高級農藝師蔡建興介紹,當前漳州荔枝種植面積約18萬畝,去年荔枝總產量約13萬噸,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今年的產量會有所減少,預計在12萬噸左右。
不過,對本地荔枝收成影響最大的是近期的天氣。春季以來持續高溫干旱,近日又接連下雨,荔枝果肉的膨脹速度快於果皮的生長速度,導致大量即將成熟的荔枝出現了裂果現象。
“外省荔枝產量高,再加上本地氣候影響,給漳州荔枝帶來不小挑戰。因此,我們不能因循守舊,必須主動出擊,重視品種問題。”蔡建興說,近幾年,漳州大力推動荔枝產業的“高接換種”工作,鼓勵農戶引進、嫁接、種植晚熟優質荔枝新品種。
引導果農調優品種結構
“2017年9月起,我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嫁接了3種晚熟荔枝品種,綠色的‘觀音綠’、紅色的‘嶺豐糯’‘仙進奉’。”龍海區程溪鎮內雲村村民鄭金龍告訴記者,“觀音綠”荔枝果皮青綠,肉質細軟,清甜爽口,多吃不膩。“嶺豐糯”肉厚脆嫩,越嚼越甜糯濃香,風味獨特而綿長。“仙進奉”有一股香甜的蜜香味,且果殼特別厚,耐儲運。
為何要大力倡導農戶種植晚熟品種荔枝?蔡建興道出其中緣由:“漳州晚熟品種荔枝與其他省市相比更具有市場和價格優勢。像桂味、仙進奉、嶺豐糯、無核荔、鳳山紅燈籠、雙肩玉荷包這些晚熟品種,在漳州的成熟上市期集中在7月中旬以后,正好避開了6月份全國各地荔枝上市的高峰期,此時市場上荔枝的流通量已經所剩不多,物以稀為貴,因此漳州晚熟優質品種荔枝,無論從銷路還是市場售價來看,都更具有競爭優勢。”
目前,漳州市已“高接換種”荔枝近2萬畝,“高接換種”示范基地遍布漳州市各縣(區),優質晚熟品種佔比逐年提升。在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漳州綜合試驗站牽頭下,漳州每年還會不定期召開荔枝“高接換種”培訓班、現場觀摩會,邀請全國各地的荔枝產業專家來漳為果農提供專業指導。
“漳州種植晚熟荔枝較有地緣優勢。我們逐步將早中晚熟的比例控制在1︰6︰3。下階段,我們將統籌做好漳州市各縣(區)荔枝新品種整體規劃,避免扎堆發展,根據各區域特點和荔枝品種的特性來規劃生產縣,實現荔枝產業價值鏈重構。”蔡建興表示,一些果農對新品種還停留在觀望的階段,將繼續建立晚熟茘枝“高接換種”示范基地,組織荔枝種植大戶實地考察,通過親眼見、親口嘗,對新品種荔枝的優良品質和生產性狀有感性認識,引導一批有志向、有追求的農村青年投身荔枝產業。(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蘇益純 通訊員 周志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