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尋找泉州世遺:老君岩造像“天下第一”

2021年09月10日15:50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陳英杰攝

作為新晉世界遺產地,泉州備受海內外人士關注。從宋元時期的“東方第一大港”到“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泉州在文化、藝術、建筑、宗教信仰等領域造就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多項之最,泉州清源山間的老君岩造像便是其一。

老君即太上老君,李耳,號聃,又號老子,是春秋末期卓越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其代表作《道德經》是影響深遠的中國古代思想著作之一。東漢末道教創立后,老子被奉為道教教主,並衍化為道教“三清”(最高尊神)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本身神話色彩濃郁。

泉州老君岩造像鑿刻於宋元時期,系利用一塊露出地面的天然花崗岩石雕琢而成。石造像高5.63米,寬8.01米,厚6.85米。坐北朝南,背屏青山,巍然端坐,一派安詳自得的樣子。再看細節,石像左手按膝,右手憑幾,兩眼平視,雙耳垂肩,表情自然。整座石像雕工精細,形態生動,須眉分明,額紋、衣褶清晰,頭、額、眼、髭、須雕刻夸張而不失其意,庄重中顯活潑,簡約中蘊匠心,極具神韻,更顯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大道至簡”的庄嚴境意。我國所保存的古代老君石刻造像,大多是頭戴冕冠、身著冕服、庄嚴肅穆的帝王形象,或頭上挽發、身穿道袍的道士形象,像老君岩造像這樣慈祥歡樂、長壽老人的形象,極為罕見。老君岩造像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造像“藏目”“掩耳”。據專家解釋稱這樣的造型寓意深遠,《道德經》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為了表現老君的脫俗超然,故賦予他這樣的獨特造型。明代理學家季本曾有詩句贊老君岩造像曰:“刻劃渺難察,奇巧疑天工。”老君岩造像作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造像,是我國古代宗教石刻藝術的瑰寶。

老君岩造像因為和藹可親,歷代以來深受民眾的喜愛。在泉州民間說法中,老君岩也具有“長壽”的寓意,舊時還流行有到老君岩前“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的民間俗語,意思即凡人摸到“老君”鼻子可以活到120歲,摸到“老君”眼睛可以活到160歲。現今老君岩造像既是重要文物,又是世界文化遺產,當然不能任意觸摸、褻玩,隻適合遠觀。但舊時能流傳這樣的俗語,自然說明老君岩造像深入人心,是一代又一代泉州人心目當中的“吉祥物”。無怪乎名人名家來到清源山,也對老君岩造像稱贊有加。我國著名古建筑園林藝術學家陳從周教授早年在游覽參觀老君岩造像時,幽默地說:“老子天下第一。”(吳拏雲 陳英杰)

(責編:吳舟、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