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廈門集美區展望未來五年發展著力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示范區

2021年10月15日15:44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集美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廈門市集美區第九次代表大會閉幕。集美區委書記林重陽主持閉幕式,並在致辭中號召全體委員,“為全面完成區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開創集美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示范區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據悉,集美區第九次黨代會召開期間,該區未來發展相關的重點話題,受到代表們的廣泛關注。其中,中共廈門市集美區第九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還審議通過了《集美區落實市委“五位一體”既定部署推動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示范區行動方案(草案)》。

不斷優化產業、加快布局發展新興產業

集美區表示,未來五年,該區將著力使創新成為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的新引擎。

據介紹,該區將發揮高校、“三高”企業集聚優勢,積極培育創新主體﹔將依托“聚賢集美”人才計劃、區級產業引導基金,加速引進高端人才、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和高質量產業項目。同時,將加大對創建國家級實驗室、實施重大自主創新專項等獎勵力度,孕育創新動能。

集美加快布局發展新興產業,電子城國際創新中心一期吸引諸多高新企業入駐。林志杰攝

今后,集美將抓住建設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的契機,強化大項目支撐、園區承載,加速建設軟件園三期,推動杏林老工業區、集美北部工業區等騰籠換鳥、機器換工,力促集美機械工業區、廈門勢拓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前場物流園等集群化發展。

此外,集美產業布局還將著力“優二強三”,圍繞建成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區,將著力做強做大先進制造業,加快構建稀土永磁電機生態產業鏈群,力促“集美制造”向“集美智造”跨越。

神州鯤泰生產基地服務器生產線。林志杰攝

現代服務業方面,將加快建設數個城市綜合體,打造多層次、差異化優質商圈,激發消費潛能。新興產業方面,將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汽車銷售、教育醫療、信息中介、養老家政等新興服務業,推動海洋經濟發展,超前布局5G應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增材制造等未來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集美還將大力發展夜間經濟,重點打造“夜賞”“夜品”“夜購”等特色板塊,進一步聚集新城人氣、商氣。

“三大新城”構筑現代城市格局

今后五年,集美區將繼續深入推進“島外大發展”部署,努力建設經濟繁榮、生態宜居、文化厚重、美麗幸福的現代化新型城市,把三大新城(集美新城、馬鑾灣新城集美片區、集美東部新城片區)作為集美城市核心區,著力構建起東西聯動、南北呼應、開放大氣的現代城市格局。

其中,集美新城將增強核心區“一心”的極核功能,做足聚人氣、聚商機兩篇文章,突出高新高端發展方向,加快提升軟件信息產業層次和綜合實力,建設跨島發展“產城學人”融合先行區和示范區。

集美新城已成集美著力建設“兩高兩化”示范區重點片區。林志杰攝

集美東部新城片區將堅持一體規劃、整體開發,全力推進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特色產業,打造全區發展新的增長極。

馬鑾灣新城集美片區將緊扣“廈門灣兩高兩化新極點”定位,完善骨干路網及公建配套,重點發展商貿文旅、現代物流和智慧產業,提高發展質量效益。

快速推進城市化的同時,集美也將著力推進鄉村振興,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將立足資源優勢打造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推動鄉村旅游業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探索農村集體發展用地開發建設模式,因地制宜建設商場、酒店、通用廠房、人才房等項目,持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全方位推進集美發展超越

除了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經濟發展以及推進城鄉建設,集美區還表示,今后五年,將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全面勾勒未來發展圖景。

其中,改革深化上,作為福建唯一兩岸融合縣域集成改革試點,集美將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推動對台產業、人才對接。同時,搶抓“金磚”機遇擴大開放,不斷推動一批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要素、具備跨國經營能力的外資企業來集設立運營總部、區域總部或職能型總部。

治理提效上,集美將聚焦基層治理創新,全面推廣“近鄰”黨建模式,構筑“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完善群防群治機制,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區。

傳承吸收嘉庚建筑風格的集美新城公建群。林志杰攝

文化鑄魂上,集美區將深入挖掘嘉庚精神及學村文化、閩南文化、華僑文化等“一精神三文化”特色,持續深化“人文集美”建設,加快打造“文化中心”“藝術之城”,形成高顏值高品位高能級城市文化核心區。同時,重點發展六大文化產業,全力打造影視音樂名城,並發揮“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品牌效應,做強文旅融合產業。

民生優先上,未來五年,集美將實施教育補短擴容提質工程,新增義務教育學校11所、學位2.2萬個﹔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加快推動一系列醫療衛生項目建設、建成投用﹔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通過守護“藍天碧水”、實施“增綠”計劃等,扎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余乃鎏 林志杰)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