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社會建設 幸福安康暖民心

李心萍 邱超奕
2022年09月08日08: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社會建設 幸福安康暖民心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於為人民幸福而奮斗。”

“共產黨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好了還要再好,不能止步。”

“老百姓的事,要實實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

民心所向,憂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社會建設全面加強,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發展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續寫了社會長期穩定奇跡。

人民安居樂業,民生保障實現全方位躍升

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山高谷深,林海莽莽。從修通穿越高黎貢山的公路到培育草果、重樓、獨龍牛等特色產業,脫貧攻堅助力獨龍族群眾的生活實現“一步跨千年”。

遼寧阜新市,傳統煤都,銳意改革。從治理沉陷區到實施棚戶區改造,一個個新小區拔地而起。新住房、新生活,棚改讓22.2萬戶居民美夢成真。

“讓人民群眾奔著更好的日子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精准扶貧、補齊短板,帶來滿滿獲得感。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十年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從西海固到西南邊陲,從烏蒙山區到秦巴腹地,一張張軍令狀直指難點,一批批扶貧干部扎進貧困村,一系列舉措扎實落地。

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021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就業優先、收入改善,充盈滿滿幸福感。

就業是民生之本。十年來,我國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一項項舉措密集出台,創業環境日趨優化,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2012年至2021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過1300萬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飯碗”多起來,“腰包”鼓起來。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元,比2012年增長近八成。城鄉居民收入比顯著縮小,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超過4億人。

兜牢底線、加強保障,構筑穩穩安全感。

居住不斷改善。十年來,我國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體系,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萬套,幫助2億多困難群眾改善了住房條件。

養老更加安心。2012年到2021年,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從7.9億人增加到10.3億人,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從1686元增長到2987元。

看病更加省心。十年來,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由5.4億人增加到13.6億人,報銷比例持續提高,居民醫保的人均財政補助標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億城鄉居民。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回應人民群眾的期盼,我國民生保障事業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和全方位躍升,暖暖的民生溫度傳送到千家萬戶。

社會安定有序,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突出黨建引領,凝聚治理合力。

“自從建起黨組織,短短兩年小區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住湖南省株洲市淞億小區的居民雷順感慨地說,以前由於沒人管理,小區垃圾成山,矛盾不斷。后來,在黨支部帶領下,小區組建黨群服務站,成立志願服務隊,大家主動清運垃圾、維護秩序。“現在小區安全又干淨,還拉近了人心。”

十年來,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日益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創新。上海建起1.2萬余個黨群服務陣地,湖北武漢14.9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廣東深圳1800多個黨群服務中心遍布全市社區……目前,全國共設立基層黨委27.8萬個、總支部31.6萬個、支部434.2萬個,在城市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黨組織覆蓋率超過99.9%,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

延伸公共服務,提升治理效能。

“10分鐘就好,真方便!”走出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的鴻璽便民服務中心,章新仁很驚喜:“我替愛人辦理殘疾人証換証手續,原先要跑10多公裡去區裡,如今在家門口就能辦。”

十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宗旨,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湖南設立村黨群服務中心,實現數十項公共服務“一門式”辦理﹔廣東“粵智助”平台將200多項服務“搬”上網,居民能“自助辦、一次辦”﹔安徽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三年行動,服務更加優質豐富。

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社區正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截至目前,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已實現全覆蓋,農村覆蓋率達到65.7%。

建設平安中國,守護人民安全。

仔細巡查小區街巷,悉心調解鄰裡糾紛,快速偵破盜竊案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縣翟營鄉北翟營村,一間設在“家門口”的北翟營社區警務室,讓居民們十分安心。

近年來,我國抓好抓實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取得更大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13.6萬個社區警務室,建成25.6萬個智能安防社區,培育平安類社會組織2.1萬個,有力提升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立體化、信息化水平。我國群眾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十年來始終保持高位。

順應美好期待,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

“隨著時代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斷發展,我們就是要不斷滿足大家的合理需求。”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強社會建設指明方向。

堅持就業優先,穩崗拓崗並舉,穩住就業“壓艙石”。

“一技在手,掙錢有門路。” 參加了廚師培訓班,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清江鎮巾字村脫貧戶高芝蘭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當前,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然面臨挑戰,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加快釋放減負穩崗政策紅利、加力促進創業和靈活就業、加密組織線上線下就業服務活動……以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為抓手,各地區各部門同心協力、踔厲奮發,努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加大改革力度,提升“底線”刻度,織密織牢保障網。

全面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分擔機制﹔啟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司法改革持續深入推進,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城鄉……

一項項改革直擊民生痛點,民生政策更加精准有力,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底色更足。

共建共治共享,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社區家園更溫馨。

哪戶是空巢老人,誰家有殘疾人,誰需要上門核酸檢測……翻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建設街道利民社區網格員張杰的工作本,社區大小事,一件件記得清清楚楚。

一張嘴一雙腿,穿梭大街小巷﹔一個人一網格,服務轄區百姓。近年來,內蒙古建立1.3萬個嘎查村(社區)治理平台,推動城鎮、農村、牧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基本全覆蓋,實現“事在格中辦、難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結”。

湖北武漢充分調動居民力量參與社區平安重點工作,把居民從社區治理的旁觀者變成了實打實的參與者﹔福建廈門,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不斷拉近居民與居民、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系,大幅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牢記黨的宗旨,各地區各部門加快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底線”加緊筑牢,保障網更為堅實,社區更為溫馨,家家戶戶的好日子傳遞出中國的發展溫度,新征程上的幸福樂章響徹神州大地。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8日   第 09 版)

(責編:易雪妍、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