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傳統和生活是創新的底氣(藝海觀瀾)

曾靜萍
2022年09月16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傳統和生活是創新的底氣(藝海觀瀾)

當代演員不能止步於傳統,要讓傳統程式富有當代審美特點和地域文化氣息,要從當代視角表現人物,同時傳遞劇種獨特的韻味。

已有800多年歷史的梨園戲誕生在福建泉州,和閩南方言文化息息相關,韻味濃厚。在幾代人的努力下,一度面臨斷層失傳的梨園戲不僅在今天生存下來,而且發展得很好。10多年來,每逢周末和演出季,500多個座位的劇場座無虛席。不少人特意從全國各地趕來看戲,甚至帶動泉州旅游業的發展。

梨園戲有今天的發展勢頭,首先因為梨園人有堅定的文化自信。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是全國唯一一家梨園戲專業劇團。自1953年成立以來,不僅6任團長都以“搶救—繼承—發展”為職責,而且全團上下都很愛惜梨園戲,舞台上哪一個細節不符合劇種風格,都會有人指出來。第一次邀請院外導演給團裡排戲時,全團100多人包括炊事員都來聽導演做闡釋報告,為的是確保導演“沒有動我們的梨園戲”。

這份自信來自深層次的了解。隻有把這個劇種最根基的東西弄清楚,才知道它的可貴之處。我們一邊整理老藝人留下的手寫古本,一邊對健在老藝人的表演進行錄像和數字化保存,請他們把絕活兒傳給年輕人。現在從文本到表演,梨園戲三大流派的代表性傳統劇目不僅留了下來,而且成為常演劇目,舞台上經常五代同台。

戲曲界曾一度流行對傳統劇目進行縮編。在整理古本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時並非古本“枝蔓啰嗦”,而是我們沒全懂、不能駕馭古本之美。旦角獨角戲《陳三五娘·大悶》就是一部長達50分鐘的古本折子戲,表現的是女主人公對戀人的牽挂。2000年夏天,每天3個小時、連續90天,82歲的老藝人蔡秀英老師手把手地把這折戲傳給了我。過去10年,我把所有自己會的戲逐一教給了優秀的年輕人。把戲傳承好,是對培養我的梨園戲最好的回報。

有了傳統的底子在,自然不畏革新。劇種古老並不意味著隻能做傳統戲。去年,我們創排紅色題材現代戲《英雄虎膽》,利用梨園戲獨特的幕后“回聲報事”的表現手法,隻有3個演員,卻營造出千軍萬馬的效果。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探索,為劇種發展提供借鑒。

面對傳統,懂它,才能尊重它、愛惜它,才能發現它的不足,然后竭盡全力用自己的經驗智慧彌合、補充,讓它更加完善。手眼身法步、“十八步科母”,梨園戲的表演手段嚴謹豐富,足夠為演員的表演提供支撐。但是,再豐富的表現手段也只是手段。當代演員不能止步於傳統,要讓傳統程式富有當代審美特點和地域文化氣息,要從當代視角表現人物,同時傳遞劇種獨特的韻味。

《董生與李氏》的李氏、《御碑亭》的孟月華、《朱買臣》的趙小娘、《朱文》的“一粒金”……我扮演的這些角色性格各異,既古典又現代是她們的共性。即便同一個角色,我每一場演出也不一樣﹔有的戲演了40年,表演依然在變化——戲的功夫在戲外,生活閱歷不斷更新著我對角色的理解。我對生活的愛和對梨園戲的愛是一樣的,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人,天生對生活細節充滿興趣。戲給了我立身之本,我以我的生活滋養著戲。

對我而言,再多的掌聲和獎項,都難以取代心心念念、跌宕起伏的創作過程。每排一部戲、每演一場戲,在食不安寢難眠的過程中,一點點逐漸找到和角色最相契的結合點,這不就是生活嗎?

一個演員在學徒期時,重在模仿﹔嶄露頭角時,容易浮躁﹔沉澱之時,往往也是瓶頸期﹔有所突破時,進入成熟期。這之后,需要積累大量的舞台表演經驗:復盤傳統戲,大膽接觸多棲藝術為我所用。這時的演員隻要站在台上,不動也是表演。我常常對年輕演員說:不要總盯著劇本上寫的內容,把劇本上沒寫的那一部分告訴觀眾才是最難的﹔同時,不要急切地想告訴觀眾我在干嗎,演員要尊重觀眾的智慧,給觀眾參與創造的空間。

觀眾正是梨園戲蓬勃發展的另一大要素。有的觀眾最喜歡看傳統劇,演多久都愛看,這給了我們演傳統戲的動力。有的觀眾接受不了傳統戲,於是出現了對當代梨園戲發展至關重要、王仁杰老師編劇的《董生與李氏》等新編戲。本世紀初,我曾常年在國外游歷,和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合作,有同行邀請我留下來教梨園戲。在我看來, 我唱梨園戲必須在中國,必須回到泉州,這個劇種就是這方水土和百姓養育的。

我相信,有傳統、有生活、有觀眾、有心,再古老的戲曲也能生機不斷,枝繁葉茂。

(作者為戲曲演員、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團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6日   第 20 版)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