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長汀:“正負”清單出爐 政商關系更親清

“水通了,項目正在推進中。”10日上午,在長汀縣稀土工業園區項目現場,面對前來回訪的紀檢干部,園區企業股負責人胡師福感觸頗深,“‘九要七不准’的正負清單不僅明確了交往界限,同樣也激勵我們心無旁騖地幫助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
此前,由於該地段未鋪設有供水管網,項目前期地質勘探又急需用水,縣紀委監委駐縣發改局紀檢監察組了解后,督促稀土產業服務中心積極作為,協調用水調度,最終解決企業臨時用水難題。
為項目或企業解燃眉之急,是長汀縣紀委監委近年來以精准監督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升級的一個生動縮影。據了解,長汀縣紀委監委通過專題調研,梳理出“親而不實”“親疏有別”“親而不清”“清而不為”“監管不嚴”等五類問題,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工作方案》,明確4個方面12項措施,為開展監督工作提供明晰路徑。同時,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反映問題的研判和分析,不斷提高監督精准度和有效性。
今年2月,當地出台《長汀縣黨政機關和公職人員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正負面清單》,首次列出政商交往的9項“正面清單”和7項“負面清單”,進一步明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界限和行為,探索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工作機制,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不斷注入“勤廉”動力。
一份份企業反映的“問題清單”轉化為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治理的“履職清單”。截至目前,該縣紀委監委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紓解企業困境問題走訪企業110余家,助推解決涉企案件“執行難”、轉供電領域侵害企業利益、企業信用修復難等困難,開展重點項目攻堅、行政審批、行政執法領域“四風”問題等監督檢查,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在優化營商環境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干部31起39人。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今年第一季度,長汀縣新簽約項目38個,總投資108.6億元,長汀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順祥低氧銅杆及合金生產、福建御篁休閑食品生產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陳菊華 黃蔚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