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尤溪:“法律明白人”為基層治理添動力

“我們的銀行卡、電話卡不可以出借給別人”“牢記‘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近日,三明市尤溪縣中仙鎮東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靜和往常一樣,帶領“巾幗法律明白人”志願隊,到村民家中開展普法宣傳。
在東華村,李靜還有一個身份——“法律明白人”。2022年3月,尤溪在全縣范圍內規范推進“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廣泛從村(居)干部、人民調解員、網格員、致富能手等中遴選人員加入“法律明白人”隊伍。如今,“法律明白人”成為尤溪普法宣傳、矛盾化解、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建強隊伍夯基礎
什麼是“法律明白人”?尤溪縣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科員陳姍姍介紹,“法律明白人”是指具備一定法治觀念、遵守法律法規、願意為群眾服務、有良好道德品質和個人修養的村民,主要為群眾提供普法宣傳、糾紛調解和法律咨詢服務。
“目前,我們在每個村(居)至少培養了4名‘法律明白人’,每年進行不少於8個課時的集中法律知識培訓。”陳姍姍說,培訓內容涵蓋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黨的涉農政策等。此外,尤溪還在每個村(居)的“法律明白人”中,選出2名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法治帶頭人”,進行不少於12小時的學習培訓,讓他們帶動更多人學法、知法、用法。
如何提高“法律明白人”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為此,尤溪組建了“法律明白人”普法宣講團。“宣講團由律師、法庭庭長等法律專家組成,他們為‘法律明白人’進行一對一的網上培訓、現場教學、法治實踐觀摩以及日常糾紛調解指導等。”尤溪縣司法局副局長蔡光韜介紹,普法宣講團的組建,彌補了“法律明白人”法律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不足,是“法律明白人”背后的“智囊團”。
此外,尤溪對“法律明白人”進行年度考核,開展十佳“法律明白人”評選,對工作表現出色的個人給予優先考慮入黨、涉農貸款支持等優待政策,大大提高了“法律明白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
截至目前,尤溪共培養“法律明白人”1126名,“法治帶頭人”536名,實現全縣271個行政村(居、社區)“法律明白人”全覆蓋。
多方聯動解糾紛
東華村,位於尤溪縣東南部,北連台溪鄉,南鄰泉州市德化縣,全村19.6平方公裡,戶籍人口3380人。作為一個偏遠的山區大村,東華村因基層組織力量薄弱,長期以來,矛盾糾紛復雜,社會治理難度較大。
“鄰裡糾紛、婚姻糾紛、土地糾紛、經濟糾紛……大大小小的矛盾真不少。”作為“法律明白人”,調解的次數多了,李靜總結了一套自己的調解方法,“村民最在意的就是調解結果是否公正,調解的過程中,要注意說話的語氣,找准雙方的矛盾點,採取公平公正的調解方法,才能化解矛盾。”
李靜(左二)和“巾幗法律明白人”志願隊成員上門為群眾普法。王琨攝
不久前,東華村一村民因建房佔用了鄰居家的茶籽林和農田,該村民堅持認為佔用部分土地為自家所有,雙方互不相讓,引發了爭吵。
李靜先讓負責該片區的村“兩委”干部前往調解,明確土地所有權。在確定土地為鄰居所有后,李靜對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背對背”調解,分別了解雙方訴求,找出矛盾點。在咨詢法律專家、初步確定解決方法后,她又請了雙方都比較信任的村民作為“中間人”,通過援引相關法律法規,分別和雙方協商解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由建房村民賠償損失的茶籽樹、歸還佔用的農田,事情得以圓滿解決。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群眾的法律意識,李靜充分發揮婦女群體優勢,組建了一支7人的“巾幗法律明白人”志願隊。“志願隊成員是各個自然村的在村婦女,村裡對她們進行了基礎法律知識培訓。一方面,她們可以參與日常普法宣傳,把枯燥難懂的法律知識用接地氣的語言講給大家聽﹔另一方面,她們在和村民話家常的過程中,能夠隨時收集大家關心關注的問題,及時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法律幫助,將矛盾化解在一線。”李靜說。
“巾幗法律明白人”志願隊成員通過話家常了解群眾訴求。王琨攝
2022年初,東華村曾被縣裡列為“重點防詐村”,有13位村民曾將銀行卡、電話卡出售、出借或轉借給他人,用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或其他違法犯罪。如今,經過李靜帶領的“巾幗法律明白人”志願隊多次普法宣傳,再也沒有村民因此受騙。
糾紛化解助振興
位於八字橋鄉的下畬村林地資源豐富,林業用地面積達9019畝。1997年,下畬村按照“誰造誰有”的方式分配林地,造成村民侵佔村集體林地面積近6000畝,因林地分配不均、毛竹擴邊侵佔他人林地等引發的矛盾不少。
鄭聯文(右)上山調解山林矛盾。陳建榮攝
今年3月,下畬村兩戶村民就因一方的毛竹擴邊,侵佔了另一方的林地引發矛盾。下畬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法律明白人”鄭聯文曾聯合鄉司法所工作人員3次上山調解。“在我們的見証下,雙方重新劃定了界線,損失的毛竹以現金的方式進行補償,問題終於得以解決。”鄭聯文說。
為徹底解決林地糾紛矛盾,鄭聯文帶領村“兩委”班子,結合村情制定實施《林地被侵佔解決方案》,通過林地確權測量、征收林地使用費等方式,將被佔用的3000多畝林地重新收歸集體,逐步解決長達20多年歷史遺留問題,村財因此實現增收5萬元。
“矛盾解決了,村民也更願意參與到鄉村發展中來,齊心協力把村裡的產業做大做強。”鄭聯文說。
“打官司費時費錢費力,‘法律明白人’具有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村民更信任他們,矛盾糾紛化解更容易,他們的存在減輕了雙方當事人的訴累,增強了鄰裡和諧,維護了基層社會穩定,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八字橋鄉司法所所長王作對說。
截至目前,尤溪共開展各類培訓60余場次,受教育“法律明白人”達4000余人次。全縣“法律明白人”共協助、參與糾紛調處2000余件,參與法治宣傳800余場次,提供法律服務300余次,為尤溪建設“全域平安穩定示范縣”作出了積極貢獻。(王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