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德蕉城:黨建“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

2023年06月08日15:45 |
小字號

近年來,寧德市蕉城區金涵畬族鄉金溪社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筑魂,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強化黨的領導,創新“三共三鄰”黨建工作模式,實現各方黨建力量“相加”,激發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作用。

抓好黨的建設 創新社區管理模式

“樓宇網格黨小組52個,推選組長52名。”這是金溪社區目前的“網格覆蓋”機制,也是社區在社區管理模式上的一大創新,據悉,該機制通過統一制作發放“網格聯系卡”,由網格黨小組組長負責網格內信息掌握、通知發布、溝通聯系等工作,讓網格逐漸成為鄰裡交流紐帶,營造“有事找網格”的和諧氛圍。

金溪社區推行“共駐共建”機制,社區建立“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與共建單位簽訂共建項目20余個,並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協商深化共建項目和社區發展事宜,有計劃地邀請共建單位或組織列席,鼓勵認領網格小區,定期定點為網格小區進行“發聲”和“管事”。

“2022年黨員隊伍共參與社區服務2100余人次。”金溪社區黨委書記李美希介紹,為了加強支部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的組織和學習生活,社區推行黨員“分類管理”機制,從思想上抓起,積極推行黨員“積分制”管理,倡導座談式、“一對一”談心式以及開放式的組織生活,引導黨員之間互查互評互提意見,真正交流心聲、碰撞思想,邀請市、區宣講團進社區宣講黨的政策理論課堂18余場次,受益黨員640余人。

改善民生福祉 打造社區優美的人居環境

近鄰黨建小園。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鄰黨建小園。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入戶走訪,將社區老年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底數摸清摸准……”李美希說,金溪社區通過整合在職黨員和離退休干部等力量,成立了五個兼合式黨支部,與十余家單位共建聯姻,組建“近鄰志願同盟”,下設助老、助困、助殘、助醫、助教、助法等十支志願服務隊,並為困難的老年人、殘疾人申請建設了“好厝邊孝老食堂”,目前已投入使用,解決了他們用餐難題,在這個特殊的小區,為特殊的人群提供特別的服務。

近年來,通過完善居民住宅公共設施改造,金溪社區加強與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完成了“我為群眾辦實事”七件——“近鄰黨建小園”和口袋公園建設、金涵小區一期和二期A區消防明管改造、二期B區無障礙設施改造、金涵小區一期樓頂腐爛太陽能板全面拆除、協調金溪路公交總站智能公廁建設、區間路透水樹池硬化,協調建設垃圾屋12個(含3個智能垃圾屋),補植樹苗森500余株,綠化面積新綠300平方米,大力綠化社區環境,提升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營造宜居生活環境。

“社區接連開展了‘揮毫潑墨’書法展、‘近鄰棋藝節’棋牌大賽等文化文藝活動,還組織社區文藝隊伍,舉辦‘送春聯’‘元旦涂涂樂’等自編自演的文化活動,我們不僅是觀眾,更是演員,有了大家共同參與文化活動的濃厚氛圍。”金溪社區居民吳女士說道。

除了文藝活動以外,金溪社區充分利用居民學校、黨員課堂和“金溪政務”公眾號等平台,開展“道德講堂”“公益大講台”“疫情防控”等文化知識宣傳服務,提升居民道德素養。

開展“以愛相伴,陪你悅讀”讀書會。

開展“以愛相伴,陪你悅讀”讀書會。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扎實文明創建 提高社區文明實踐服務

金溪社區推行“三六”文明實踐工作機制,即通過“六支隊伍、六項引領、六項服務”,實行“大事共商、實事共辦、難事共解”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集多方組織共商事宜,幫助居民解決問題,織緊織密織牢小區近鄰服務網。

解決居民身邊的“小事”,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區,是金溪社區一直的追求,社區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測評體系要求,切實抓好網上申報和線下支撐工作,著力在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文明交通、氛圍營造等方面下功夫,現場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同時,圍繞交通秩序、戶外廣告、環境衛生、小區違停、垃圾分類、無障礙設施、飛線充電、樓道堆物等開展即行即改。

醫療健身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現場.jpg

醫療健身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現場。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們先后成立了10支志願服務分隊,注冊志願者達2477名……”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金溪社區實行“1+5+x”的志願聯動制度,為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累計認領居民“微心願”120多件,邀請共建單位、各界優秀工作者代表進社區開展主題講座50余場次,惠及居民4600多人次。

社區是最基層的服務站點,社區干部和社區志願者是助力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未來,金溪社區將以“工匠精神”抓社區黨建質量再提升,以“繡花精神”抓文明創建工作再推進,以“釘釘子”精神抓社區人文環境再優化,用心用力用情將突出社區治理“問題清單”變成社區居民的“幸福賬單”,讓居民在金溪社區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吳虹憓 黃子煖 藍雪華)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