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市海滄區東孚司法所:四年調解金額高達33億

2023年06月13日09:34 |
小字號

廈門市海滄區東孚司法所近四年來共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200余起,調解金額高達33億元。據悉,這些數據的背后,凝聚的是該司法所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的創新探索和不懈努力。

據了解,東孚街道位於廈門市最西部,西鄰漳州市角美鎮,東臨集美區灌口鎮,南連海滄區新陽街道,北接漳州市長泰縣。轄區面積約84.4平方公裡,下轄6個行政村、8個社區(其中6個為村改居),當前總人口約10.2萬人。近年來,隨著城市升級和拆遷改造的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集中化的趨勢。尤其是在轄區裡的馬鑾灣片區開展成片征拆后,征拆利益分配引發了大量糾紛。這些糾紛有的是歷史問題遺留,有的相互牽連,錯綜復雜,如不及時調解,既影響社會和諧穩定,也影響城市升級的進程。

為了有效化解這些矛盾糾紛,提高解紛效率,東孚司法所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機制,加強專業化調解隊伍建設。2019年,在海滄區司法局指導下,創新成立了東孚街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打造了一支高效、專業、有溫度的“東孚調解團隊”,為轄區群眾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東孚街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成立揭牌儀式。東孚司法所供圖

東孚街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成立揭牌儀式。東孚司法所供圖

據中心負責人介紹,他們採用了“一心四室”、“一站”受理的方式。中心下設征拆糾紛調解、警民聯調、訪調對接、訴調對接四個工作室,以“一心四室”模式開展疑難復雜矛盾糾紛及涉穩難題的集中排查化解工作。針對糾紛發展階段特點,根據糾紛類型個性化匹配調解員、制訂方案,適時調整策略、適配資源。

同時,中心採用“聚、精、會、神”工作法,打造了一支政治可靠、愛調解、能調解、善調解的精英調解團隊。所謂“聚”是指組建一支由多名調解專家、10名專職調解員和5名律師組成的精英調解團隊,具有“熱情高、底數清、情況明、人脈廣、反應快、效率高”的特點,被群眾稱為“調解110”﹔“精”是指建立以“日復盤,周跟蹤,月部署,周五學”為主要內容的調解隊伍能力建設體系,鼓勵支持人民調解員參與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法律職業資格等培訓、考試,著力培養調解“雜家”,全面提升隊伍業務素養﹔“會”是指廣泛動員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參與,提供專業指導,由調解員說“土話”,講“土道理”,以方言說理,以情理釋法,結合善良風俗,實現法、理、情有機融合﹔“神”是指堅定“愚公移山”的堅毅精神,遇疑難問題第一時間召集會議研討,群策群力解決問題,實行調解力量7×24小時響應。

自該中心成立以來,共化解信訪積案百余起,征拆糾紛400余起,累計調處各類疑難復雜糾紛2200余起,調解金額高達33億元,在征拆最為集中的三年間(2019至2021年),東孚年成功調解案件數分別同比增長69%、140%和98%(此后持續處於超600起/年高位),同期東孚法庭年受案量分別同比下降12%、5%和10%,成為廈門市訴源治理先進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棘手的案件中,在中心人員不懈努力下,經過多次協商溝通,最終達成了和解協議,受到了當事人和社會的廣泛贊譽。“東孚調解團隊”已經成為轄區內群眾信賴的“第一法律顧問”,社會矛盾得到了有效緩釋和化解,社會治安和諧穩定。

2022年4月,東孚街道鼎美村征拆糾紛調解現場。東孚司法所供圖

2022年4月,東孚街道鼎美村征拆糾紛調解現場。東孚司法所供圖

除了“面對面”調解,在海滄區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線上調解”也是該中心的一大亮點。廈門某旅游公司與某酒店簽訂代銷合同,雙方約定由該旅游公司代銷酒店一休閑項目門票,由於受外部因素影響,該旅游公司難以售出該票,欲按合同退票退款,雙方多次協商無果后訴訟。中心接到法院調解委托后介入。在雙方當事人難以到中心進行面對面調解的情況下,中心調解員迅速啟動預案,通過電話引導當事人注冊並使用“海滄e調解”小程序,手把手指導其線上提交申請並展開線上調解,很快該起拖延一年未決的合同糾紛得以化解。

為此,調解團隊被司法部通報表揚,多名調解員獲國家級、省級表彰,福建省司法廳兩次發文推廣經驗。東孚模式在海滄多個街道復制,可行性、有效性得到進一步驗証,2022年,在省、市平安建設責任制考評中,海滄區矛盾糾紛調解率達100%,位居全省各縣(區、市)第一。

(責編:易雪妍、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