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免職有調崗 福建漳州對近萬名村干部“期中考”動真格
漳州市平和縣白樓村召開村干部適崗能力評估會議。林朝陽攝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2021年換屆的1556個村近萬名村干部適崗能力“期中考”成績單出爐——1865人評估為“好”、6776人評估為“較好”、776人評估為“一般”、217人評估為“差”。對評為“差”等次的村干部,有13人通過法定程序被免職、停職,8人被調整崗位。
村干部在鄉村振興和聯系村民工作中承擔著重要任務。如何充分激發他們干事創業活力,推動農村各方面高質量發展?
今年2月份,漳州市制定下發《關於開展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適崗能力考核評估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重點圍繞基層組織建設、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黨風廉政建設4個方面,明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人居環境整治等33項重點工作內容,對2021年換屆后上任的村干部集中進行一次“大檢閱”。
經過一段時間的全方位、立體式考核,在2021年換屆后上任的村干部5年任期過半之際,上述“大考”成績單出爐。
“考試”目的何在?
《通知》發出后,漳州市各縣區紛紛結合實際細化措施、創新方式,近距離、多渠道、多維度開展評估工作,確保考核更加合理、公正。
“為客觀評判村干部綜合素質,我們建立了村干部綜合能力百分制量化考核評估機制。”南靖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雯婷介紹,細化制定了22項量化評估項目,同時推行正反向民主測評,設置7項指標進行正向賦分、反向扣分,最終形成村干部適崗評分值。
漳州市長泰區舉辦村書記匯藍圖活動。王文強攝
長泰區通過開展擂台比武活動,對村主干的能力進行立體式檢閱,進一步放大“頭雁效應”。
龍海區以“一考二評三挂鉤”工作機制為抓手,進行村干部適崗能力評價。龍海區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區委組織員辦主任康少寶介紹,龍海區結合農村黨組織評星定級、雙強帶雙弱等活動開展情況來突出差異化評估,按照述職述廉、民主測評、實績考核、綜合分析等程序對村干部做出綜合評價。
……
“當然,考核不是‘一錘子買賣’,我們推動各地建立起‘分析、反饋、提升、再評估’的工作閉環,持續提升村干部工作水平,推動各項中心工作在基層一線落地落實。”漳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漳州市縣兩級組織部門結合在全市開展的干部作風“五不”問題專項整治和“一線看作風、多維識干部”專項行動,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專題調研,常態化運用“四不兩直”方式直插一線,深入了解掌握村干部坐班值班、便民服務代理等情況,加大壓力傳導,推動村干部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
此外,漳州市各鄉鎮黨委共組建122個工作專班,定期組織適崗能力評估“回頭看”,做到以考促效、以評促進。
如何“考出”高分?
“好”,要拿得出真章實績。
2021年,薌城區浦南鎮園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東海上任后,很快找到了產業發展的“症結”——園坑村雖有良好耕地資源,但主要以傳統模式進行耕作,經營效益不高。於是,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提供蔗苗、技術指導、負責聯系銷路等方式推廣“黃金果蔗”種植,目前已將種植面積擴大至100多畝,推動產業增收、增效,得到了當地村民的認可。
考核組通過多層面評價、多渠道了解,進行量化賦分,將林東海在此次考核中評定為“好”。
漳州市薌城區駐園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東海(右一)與村“兩委”宣傳黃金果蔗。黃躍斌攝
“好”也得到了回報。根據《通知》,對評價較優成效較好的村干部,結合“兩優一先”評選,每兩年將評選出一批優秀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示范典型。此外,適崗能力評估結果將作為績效獎勵、推薦考錄、推薦“兩代表一委員”等重要依據。
評價不理想的村干部呢?
根據《通知》,考核評估為“一般”等次的,給予黃牌警告,及時約談教育、下調績效,有針對性地幫帶提高﹔考核評估為“差”等次的,給予紅牌警告,及時批評教育並取消績效,倒逼村干部用心干事創業。
在平和縣某鄉鎮,就有一村被鎮考核組亮出了“紅牌警告”。據群眾反映,該村“兩委”班子戰斗力不強、村容村貌整體較差、村級集體經濟較薄弱。鎮考核組細致開展實績考核后,對該村“兩委”干部適崗能力給出“差”評,經研究決定給予該村黨組織“紅牌警告”、達標創星等級降級等處理,對村黨組織書記給予批評教育並取消績效及相關獎勵,同時參照有關要求開展整頓。
“要在考評結果上體現差異、拉開檔次,產生‘干好有甜頭、上進有盼頭、落后有棒頭’的效果,進一步調動村干部真抓實干、為民服務的積極性。”漳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考驗仍在路上,下一步,漳州市將繼續健全村干部考核評估體系,打造一支講政治、敢擔當、思路清、方向明的村干部隊伍,不斷提升為村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