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福建站丨廈門千億級產業生物醫藥“煉成記”

在廈門市一家生物醫藥企業,科研人員在實驗室裡忙碌。李昌乾攝
今年5月,來自閩西南地區近30家醫療機構代表來到廈門生物醫藥港,走進廈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一線,近距離感受企業創新的脈搏和產業蓬勃發展的氣息。
“聽了無數次,不如親眼見一次。”嘉賓們紛紛表示,真是不虛此行,滿載而歸,在生產一線看到了企業高速發展的強勁勢頭,對廈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有了更深入、直觀的了解,讓醫企雙方溝通交流更順暢,未來達成合作的思路也更加清晰。
廈門生物醫藥產業究竟有何看點?
擁有全球首個戊肝疫苗、國產首個宮頸癌疫苗、國產首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治療慢乙肝長效干擾素等眾多頗具聲名的創新產品﹔連續三年獲得國務院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真抓實干成效顯著督察激勵名單﹔連續兩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產業規模約佔福建全省40%﹔擁有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159家,上市企業10家……
“生物醫藥產業是廈門市現代產業體系四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廈門市科技局副局長曹偉民表示,近年來,廈門市主動搶抓機遇,推動產業集聚,做強龍頭企業,打造創新平台,優化產業生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1996年開始了廈門創業之路的特寶生物就見証了廈門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壯大。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培養了一批制藥領域的技術人員。”特寶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孫黎表示,政府注意到行業的潛力,出台政策,搭建平台,扶持行業發展。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今,特寶生物成長為中國聚乙二醇長效蛋白藥物領軍企業,研發出4個國家1類創新生物藥,成為福建首個登陸科創板的生物醫藥企業。
事實上,早在2003年,廈門市就將生物醫藥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扶持發展,始終堅持規劃引領。2015年,廈門市出台首個生物醫藥產業政策,先后進行多次優化、提升,持續完善生物醫藥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和服務鏈。2022年,廈門市統籌推進“4+4+6”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同時,廈門市還大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聚。
“產業集聚讓我們和同行可以做到優勢互補,也推動大家往差異化、專業化發展。”福建工業龍頭企業萬泰滄海董事長李世成表示,坐落於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的廈門海滄生物醫藥港讓他的公司高科技成果轉化更得心應手。
如今,萬泰滄海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疫苗技術平台,研制出全球首創的重組戊肝疫苗、國產首支宮頸癌疫苗等重磅創新疫苗產品,也成為國內疫苗行業首家借助獨創技術與國際頂尖疫苗企業共同開發重磅疫苗的企業。
目前,廈門市擁有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企業1400多家,擁有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159家,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21家,上市企業10家。在產業核心區廈門海滄生物醫藥港,特寶生物、萬泰滄海、艾德生物等一批優勢生物醫藥企業星羅棋布。2012年至2022年,廈門生物醫藥港醫藥企業數由90家增至439家,產業規模由89億元增至486.57億元,產值佔福建全省60%以上。
“我們構建全要素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中試基地—加速器—專業園區’產業孵化培育體系,高標准建設生物醫藥專業化產業園區,形成較好產業集聚。”曹偉民如是表示。
當然,廈門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對此,作為廈門首家擁有大型醫療器械制造專利技術的公司,索諾利負責人徐志城感受頗深:“2020年,公司成立一年后,廈門市海滄生物醫藥港就將我們列為重點引進項目,並給予獨棟廠房、政策優惠及資源渠道的扶持。”
“我們獲得國外多個高端醫療器械代理資格,潛心做國產化研發,比如把世界領先的法國碎石機核心專利技術引進國內,已成功實現國產化組裝。”徐志城表示,一旦他們的產品獲得注冊証並投入市場,公司的銷售規模將迅速增長。
優質項目索諾利的引入和快速產業化,得益於廈門市醫療器械研發和審批方面的政策優勢。近年來,廈門市不斷完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環境,著力完善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速度,推動福建省藥監局在當地設立審批服務窗口以及藥品審評分中心、藥品審核查驗分中心、醫療器械檢驗檢測分中心。目前已有58個福建省藥監局行政許可的事項可由當地園區服務工作站為企業就近辦理。
數據顯示,過去6年,廈門市獲批的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達196項,佔福建全省75.4%﹔獲批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達325項,佔福建全省34%。
此外,為助力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廈門市依托分子疫苗學和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3個國家級科研平台開展高水平原始創新和產學研成果轉化,圍繞產業需求布局建設了“廈門生物醫藥測試分析平台”等26個市級公共服務平台,覆蓋研發、臨床試驗、檢驗檢測、中試及生物材料特殊物品通關服務等生物全生命周期各環節。
同時,廈門市大力支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臨床試驗資源供給,目前已建設5家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5家省級、12家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如今,站在連續兩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的高點上,廈門市生物醫藥產業期盼“書寫新的篇章”。
“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具備良好基礎,期盼加速發展。”在今年5月舉辦的2023中國(廈門)生物藥產業大會上,廈門市副市長廖華生表示。
目標已錨定,揚帆再起航。廈門市將奮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力爭突破1500億元,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集群、獨具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