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引入社會力量、豐富教學資源,福建省閩清縣——

村裡辦樂齡學堂 老人有精神樂園(推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①)

記者 王崟欣
2023年06月28日08: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採取促進有條件的學校開展老年教育、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大學(學校)等辦法,推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

老年教育是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福建閩清縣在村裡辦起了樂齡學堂,山東青島市老年大學創新教師聘用模式,安徽蕪湖市職業技術學院老年大學根據老年人學習需求設置課程教學……本版今起推出“推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系列報道,關注各地開展老年教育的新路徑和新嘗試,敬請關注。

講台、桌椅、投影、課表,位於福建省閩清縣白中鎮田中村的這間教室,布置與尋常教室並無不同。隻不過,教室裡坐的不是一群中小學生,而是2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

村民錢遠平一筆一畫在簽到表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找座位坐下。很快,年輕的社工老師開始講課。之前,73歲的錢遠平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重回課堂,還越上越帶勁。

這是閩清縣“銀杏樂齡學堂”課堂上的一幕。為了讓更多老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2022年6月,福建開展鄉村(社區)“銀杏樂齡學堂”建設,閩清縣列入首批試點。一年來,閩清整合多方資源,引入社會力量,一個個樂齡學堂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據統計,全縣已有樂齡學堂8家,開展教學46場,惠及老人1069名。

樂齡學堂辦得如何,老人們學得怎麼樣?近日,記者來到福建省閩清縣,一探究竟。

整合資源,辦起一所“大學”

總算盼到周四,錢遠平吃完早飯,換上干淨的短袖襯衫,就趕著“上學”去了。

錢遠平要去的學校,是田中村專為60歲以上老人辦的樂齡學堂。“村裡老人有600多名。年歲漸長,老人們越發覺得要多了解新事物,學知識曾是村裡不少老人的共同心願。”田中村黨總支書記錢躍鏗介紹。

“切實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為老人辦學校,我們也早有此意。可錢從哪來、場所選哪、誰來講課,單靠自己很難解決。”閩清縣民政局養老服務和福利慈善科科長黃斐斌坦言。

2022年6月,福建省老年事業促進會、省鄉村振興研究會、省老年大學協會等單位聯合下發《關於開展鄉村(社區)“銀杏樂齡學堂”試點建設的通知》,下達專項資金、開展辦學指導、協調整合資源,試點開辦“銀杏樂齡學堂”。結合福州市“長者食堂+學堂”建設,樂齡學堂成為閩清縣的重點工作。

“辦學校,資金是前提。”黃斐斌介紹,依托“銀杏樂齡學堂”建設工作,閩清縣每個樂齡學堂可獲得各級財政支持約8萬元,“通過政府補貼一點、村裡自籌一點、社會慈善捐贈一點、鄉賢村民募集一點,解決資金難題。”

村裡有間幸福院,3層樓高,原是村幼兒園,閑置后被改造為老人公共活動空間,去年8月,田中村“銀杏樂齡學堂”依托幸福院挂牌了。

錢遠平從家出發,走到這裡隻要5分鐘。早上7點,學堂內已經有了人。離上課還早,錢遠平到每間教室都轉轉,和“同學”們打招呼。在這個專為老年人開的學校裡,他們習慣以“同學”相稱。這讓錢遠平感覺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牆上,一份培養方案展示著學校的管理方式。“一年兩個學期,每周固定上課1次以上。”錢躍鏗也多了一個身份——樂齡學堂的校長,負責學校的統一管理。學堂同時配副校長兩名,由村裡負責老年工作的村委和社工組織負責人擔任,分管學員召集和課程組織工作。

教室外,就是長者食堂。每次上完課,錢遠平就在食堂用餐。“活到老,學到老!誰能想到73歲了,我還能在家門口再上學?”錢遠平說。

按需授課,引入多方師資

剛聽說村裡辦起樂齡學堂時,錢遠平很驚喜。可轉念一想,又有些忐忑。“一把年紀了,再去上學,能不能聽懂?”

“請問是錢遠平老人的家嗎?”去年7月,在村干部的陪同下,閩清縣八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丹丹來到錢遠平家中。

劉丹丹手上拿著一份入戶調研表,表上詳細羅列了老人年齡、學歷、身體狀況、家庭情況、興趣愛好、課程需求等多項問題。家長裡短間,表格被填得滿滿的。

老年課程如何科學規劃?閩清縣引入專業社工團隊統籌課程設計。“我們相當於樂齡學堂的教務處。”劉丹丹介紹,課程合不合適,了解是前提。對計劃開設樂齡學堂的村庄挨家挨戶調研后,劉丹丹發現,“年齡較小的老人喜歡動手性較強的課程,高齡老人則更關注養生。”

結合調研結果,一份詳細的培養方案誕生了。課表裡,涵蓋公共課、專業課、民俗課三大類近百項課程,並根據老人的年齡、興趣、文化程度,分班級、分批次授課。

第一周學知識,第二周學舞蹈,第三周講防詐騙,第四周學唱歌……教室牆上的課表,村裡老人手機裡人手一份,課程一直排到6月,每節課的內容、上課時間、授課老師和報名方式一一在列。

師資力量從哪來?“除了我們自己的老師,還邀請縣鄉村三級,來自司法、派出所、環保、鄉鎮政府等單位人員共同參與公共課程講授,從教育、文旅、衛生、老年大學、老體協、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專業群體中聘請人員講授專業課程。”劉丹丹介紹,他們同時在發掘和培養具有才藝和專業技能的本地教師。

不久前,錢遠平因為歌唱得好,也被培養為一名歌唱老師,教大家識譜、發聲、換氣。“自己進步的同時,也把特長教給別人,未來一個班就是一個合唱團!”錢遠平說。

目前,閩清縣已培養發掘書法、歌唱、樂器類鄉土教師15人,“形成了教室裡、廣場上、田野間等多空間授課的課程形式,共100多種課程。”黃斐斌說。

搶課盼學,精神面貌改變

鈴聲響,上課時間到,錢遠平抓緊回到教室。

“同學們,我們開始上課。”廖青青是這堂《我們與環境》的主講老師。廖青青在講台前站定,清點人數、組織簽到,正規上課的流程一個不少。

打開投影儀,廖青青放起一段視頻。音樂響起,老人們起身站到座位旁,踏著節奏,熟練地做起了拍手操。這是樂齡學堂每節課前的固定項目。

65歲的黃美玉也在其中,這是她課堂上最喜歡的環節。“每次動一動,感覺四肢靈活不少。”黃美玉說。

“同學們,你們見過什麼美景?”拍手操后,今天的課程正式開始。投影儀上,幾張圖片引出今天的授課內容。“老人注意力不易集中,我們想方設法調動其積極性。”短短一小時,廖青青通過環境差異明顯的圖片、視頻,喚起老人們的環保意識。課程每隔幾分鐘,就會安排一個互動環節。

最初幾節課,黃美玉還有些腼腆。幾節課上完,黃美玉搶著找校長報名。問她為啥,黃美玉指著教室書架上的學生作業,第二層放著的就是她的折紙作品。一次折紙課后,黃美玉將自己折的千紙鶴帶回去給小孫女看。“孫女纏著我教她,還一個勁地夸奶奶厲害。”

“周一報名,課要搶,周四上課,天天盼。”黃美玉說,“有時候在田裡忙著,怕上課遲到,衣服也來不及換就奔過來。”

村裡老人的變化,錢躍鏗感受最深。看著黃美玉一天天開朗起來,錢躍鏗豎起大拇指:“以前老人在家沒事干,吃完飯就往門口一坐,想去學點唱歌、跳舞,又不知道找誰。如今,周周都有盼頭,大家在一起上課,既開心,又能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村子精神面貌都有明顯改變。”黃美玉在一旁插話:“環保課上完,我們垃圾不亂丟,連村庄面貌也變好了!”

“接下來,閩清縣將通過增設‘銀杏樂齡學堂’辦學點、擴大居家養老上門服務覆蓋范圍等一系列舉措,增強農村老年教育供給能力,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不斷提升閩清老年人幸福指數。”閩清縣民政局局長黃庚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28日 第 13 版)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