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四法”打擊電信詐騙 福建連江檢察拽牢群眾錢袋

福建省連江縣人民檢察院通過“打、挽、防、治”多措並舉,將檢察能動履職融入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全過程中,織牢織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護網”,牢牢守護群眾的“錢袋子”。
“打”擊涉詐犯罪
自“斷卡”“斷流”專項行動來,連江縣人民檢察院堅持嚴厲懲治各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及其關聯案件,與連江縣公安局會簽《關於健全完善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的實施辦法》,設立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引導公安機關及時扣押、凍結涉詐款物並提取、固定犯罪証據,召開聯席會議就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統一執法司法尺度,強化偵查監督與追捕追訴力度,與連江縣人民法院就量刑標准展開充分協商,依法提起公訴的案件均向法院提出確定刑期的精准量刑建議,對不起訴案件及時提出檢察意見銜接行政處罰,有力斬斷本地涉詐“黑灰”產業鏈,新發案件數呈逐年下降趨勢。
“挽”回群眾損失
連江縣人民檢察院本著修復式司法理念,在依法嚴格審查電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挽回群眾經濟損失,將犯罪嫌疑人退贓退賠情況作為認罪態度的重要參考,對系初偶犯、認罪認罰且積極退贓退賠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不捕不訴,有效提高犯罪嫌疑人主動退賠的積極性,如在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中,通過釋法說理、証據開示,促使被告人認罪認罰並自願退賠被詐騙人損失20余萬元。僅今年來,連江縣人民檢察院就在80余件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案件中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約152萬元,追贓挽損率約70%。
“防”護重點人群
連江縣人民檢察院結合本地區案件特點,打好反詐宣傳組合拳,結合真實案例宣講《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剖析電信網絡詐騙中的常見騙術,聯合政府、學校、社區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漁村”“進軍營”宣傳活動20余起,有效提高在校學生、老年人、務工人員等重點人員對電信詐騙的“免疫力”,避免其因法治意識淡薄,而向他人出租、出售銀行卡、電話卡,淪為電詐犯罪分子的“幫凶”。
“治”理信息泄露
電信網絡詐騙的實施離不開個人信息的泄露。連江縣人民檢察院堅持治罪與治理並重,將懲治電信網絡犯罪與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協同推進,通過“介入引導偵查+自行補充偵查”,深挖買賣、泄露個人信息的“行業內鬼”及其暴露出的治理漏洞,在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的同時對其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促成非法持有的個人信息被及時銷毀,實現對個人信息的雙重保護。通過向行業主管部門召開座談會、制發檢察建議,引導相關部門組織專項執法檢察,走訪約談相關信息密集型行業,簽署《個人信息保護承諾書》,壓實行業內部管控力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職業教育,構建保護個人信息的良好氛圍。(姚正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