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爭優爭先爭效 福建水利建新功

漳州:奮力打造幸福河湖標杆

蘇海森
2023年07月19日16:5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漳州市圍繞“江河安瀾、生態優美、興產富民、機制創新、親水宜居”總體目標,在幸福河湖建設中爭優爭先爭效。

2022年,漳州全市97個主要流域國控、省考斷面、小流域Ⅰ∼Ⅲ類水質比例均優於考核標准,國控斷面改善情況兩次進入全國前30﹔九龍江西溪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九十九灣成為全國首批七條幸福河湖試點之一﹔入選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守江河安瀾,筑牢水安全底線

漳州市牢固樹立水利大安全觀,謹守“三條底線”——守住水旱災害防御底線,牢記防汛抗旱“天職”,落實落細“四預”措施,修訂應急規程預案,實施24小時無間斷水雨情監測預警預報,全面開展水利應急演練﹔守住生產安全底線,深入開展安全度汛大督查和水利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安全生產工作連續12年獲評市級優秀,在省“安康杯”競賽中獲先進單位﹔守住維穩安全底線,創新開展三峽移民“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聯合政法部門及有關單位梳理10類22項訴求,召集屬事部門逐一提出對策,落實精准化解。

為全面落實“節水優先、系統治理”,漳州市堅持“三條紅線”“四項制度”,以河湖面貌的整體改善促進生態質量持續提升,並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2022年全市用水總量18.35億m³、萬元GDP用水量32m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7m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573,優於省對市考核標准﹔全面實施水污染綜合治理,圍繞打好碧水保衛戰總要求,以河湖長制為抓手,綜合推進農業、養殖、工業、生活“四大污染”源頭整治。

此外,漳州市統籌推進水環境保護修復,牽頭8個九龍江流域“山水項目”,完成率76.86%﹔實施20條安全生態水系、11條中小河流治理,完成進度超序時。全面完成水電站整治任務,實現生態下泄流量不合格“清零”。首創水土保持“兩單一會”機制,率先開展人為水土流失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推進“工程治水”,夯實水資源支撐

漳州市通過推進“工程治水”,著力提升全域水資源調配利用能力。

一是系統籌劃強化頂層設計。緊盯漳州市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資源性工程性缺水並存現狀,謀劃推進現代化水網建設,完成全市江河湖庫連通規劃方案編制。

二是全力推進大水網骨干建設。漳州市東南部沿海地區九龍江調水工程(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先行工程)完成投資10.8億元,試驗段提前全線貫通,正在全力保障百億級產業項目應急供水。

三是強力推進重要水庫工程建設。平和官峰水庫完成主體工程招標、擬開展BIM技術試點,先行工程完成投資1.55億元﹔漳浦朝陽水庫克服用地用林影響,完成投資7.02億元﹔西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節假日不停工,實行“白加黑”建設,完成投資1.6億元。

四是持續完善城鄉供水“毛細血管”建設。2023年度8億元投資任務已完成10.49億元、完成率131%,自2020年全面鋪開以來已實現受益人口59.49萬人。

抓機制創新,凝聚水監管合力

通過對外、對內“雙向發力”,漳州市廣泛集成涉水監管合力。

對外以河湖長制為依托,漳州市建立市、縣、鄉“黨政主官雙河長+縣鄉河道專管員+社會河道義務監督員”五位一體工作體系,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河長辦,設立公、檢、法駐辦工作室,配套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建立信息共享、督察考核、責任追究等八項制度,並與廈門、泉州、龍岩建立協作機制,推進跨區域流域河湖管護“決策共融、治理協同、監督聯合”。

對內以水利監管辦為抓手,漳州市在福建省首創打造“一二三四五”水利監管模式,實現實體監督“一張網”、專員監督“常態化”、監督流程“標准化”、成果運用“促提升”,得到水利部、福建省水利廳高度肯定並在全國推廣。

此外,漳州市緊密結合“五湖四海”建設,出台主城區生態水系連通規劃,盤活一系列穿城水系,並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以“外江助力內河”為發力點,著力提升主城區防洪能力和“引、提”工程體系。

“我們將以九十九灣幸福河湖建設為示范,以點帶面,逐步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群眾滿意的幸福河湖建設樣板。”漳州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漳州市將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在幸福河湖建設中的牽總作用,持續強化項目實施在幸福河湖建設中的帶動作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再接再厲打造幸福河湖新標杆。

推薦閱讀:

福州:推動“治水”向“智水”轉變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