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火龍果成“致富果” 鄉村振興更紅火
近日,廈門翔安區香山街道大宅社區1400畝火龍果進入收獲季。在香山腳下的大宅社區,隻見一壟壟火龍果整齊排列,綠色的莖干上挂滿了一顆顆飽滿的火龍果,猶如一個個紅燈籠。該社區火龍果交易點人聲鼎沸,果農們忙著將採摘下來的新鮮火龍果分揀、裝箱、過磅,及時供應全國各地市場。
果農們正在採摘火龍果。林林攝
近年來,大宅社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重要抓手,探索出“四共一專”即“黨建引領共富、一二三產共融、兩岸產業共建、多元力量共促,專注一顆火龍果”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鄉村德治水平,讓文明鄉風與產業興旺同頻共振,助推鄉村振興“加速跑”,為此,先后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三星級旅游村”“黨建富民強村示范基地”等稱號。
大宅社區推行“支部+協會”模式,黨建引領共富。該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自治能力,對內共謀,通過建立鄉村黨校、社區書院、組建“大宅鄉村振興促進會”等,共謀村庄建設,共營產業發展。以“黨建富民強村”為契機,創新火龍果種植經營模式,實行“支部+協會”模式,成立富美大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社區黨支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以“學黨史、感黨恩、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創新學習教育形式,以“三式並行學習”模式為抓手,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政治性、針對性、實效性,同時,黨支部還組織黨員開展“我的初心故事”分享會重溫入黨誓詞,還聯合新店稅務所黨支部及九溪小學黨支部組織開展“學黨史、感黨恩”主題黨課活動﹔組織居民群眾在社區書院現場聆聽學習黨百年奮斗史﹔組織社區黨員到大嶝英雄三島紅色基地近距離講黨史學黨史。
大宅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陳錦芳表示,大宅是福建省最大的火龍果種植基地,有著鮮明的產業特色。合作社充分整合地方優勢資源,綜合開發火龍果系列產品果茶、果酒、果脯、饅頭、面條、凍干代餐產品等十余種火龍衍生品初具成效,規范生產流程,擴大生產規模,積極開拓市場,通過委托生產和招商設廠改進生產工藝,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火龍果衍生品IP,年銷售額達450萬元。
大宅社區火龍果喜獲豐收迎來了採摘季。林林攝
“2018年我們大宅還引入國有企業廈門香境旅游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因地制宜發揮翔安北部香山資源,依托火龍果產業,閩南文化和生態資源,著力打造具有田園風光的火龍果田園綜合體,通過策劃‘香山風景名勝區+大宅鄉村火龍果綠色旅游精品游’線路,推出火龍果休閑觀光、‘十二道村味’流水席、農夫市集等旅游配套項目,帶動鄉村旅游和民宿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成功舉辦兩屆區級活動‘翔安大宅火龍果文化旅游節’,成為廈門鄉村振興的一張亮麗名片。”富美大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海雲說。
值得一提的是,大宅社區還聚合各方資源,建設兩岸火龍果育苗基地,從台灣引進紅心火龍果,試種並推廣新品種,現種植品種具有果大、甜度高、皮厚、耐儲存的優點。同時,引進台灣補光燈技術,促使火龍果增產,現在畝產一年可達10000—12000斤,產果批次為16—17次,大大增加了火龍果的產量。
國企派科技人員到大宅社區,為鄉村產業振興助力獻智。林林攝
據悉,從2000年至今,大宅社區推廣優質紅心火龍果新品種種植,增強植株抗病虫害能力,提升火龍果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制定“火龍果產業扶持辦法”,截至2021年,大宅火龍果種植基地種植面積已達1400余畝,年產值約4500萬元,全年實現純利潤2000多萬元。
“接下來,我們將加大科研力度培育升級火龍果新品種提升農產品價值,延伸火龍果產業鏈條,實現火龍果特色食品、鄉村休閑民宿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陳錦芳說。(林林 瑞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