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統戰部聚合力助推莆田仙游鄉村振興 以“趕考”姿態交出共同富裕新答卷

一年多來,福建省委統戰部畫好“同心圓”,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舉生態旗,走綠色路,打特色牌,造民生福,助推莆田仙游鄉村振興取得新突破。2022年,仙游縣GDP等7個經濟指標增幅居莆田市第一﹔今年首季重點產業發展暨招商工作、綠色高質量發展考評均居莆田市第一﹔獲評全國農產品數字化百強縣、全國鄉村建設評價樣本縣,鄉村振興熱度指數綜合排名首次進入福建省前十。
一年多來,統一戰線各級關切仙游發展,福建省委統戰部及各挂鉤幫扶單位領導帶隊赴仙調研36批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鼓樓區和省投資項目評審中心、省社會主義學院、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省招標採購集團等省直協作單位先后赴仙對接71批次。同心力量在八閩大地充分彰顯,推動11個大類共52個幫扶項目落地見效,累計落實資金4千多萬元,有力打造了一批仙游品牌和共建樣板。一批批“同心橋”“同心教室”“同心街”“同心敬老院”等相繼落地。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一年來,在福建省委統戰部的協助下,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做好生態補償工作,每年對保護區內林權所有者予以3元/畝補助。他們結合區內資源稟賦和群眾實際,發動社區共管,走出了一條資源有效保護、社區平安和諧的發展路子。
圍繞深化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省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協同相關單位指導仙游縣完成了木蘭溪源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設計,做好《木蘭溪(仙游段)生態保護及高質量發展研究》修編工作。
在大濟鎮溪口村,跨溪新建的“九牧·同心”農用橋,縮短的不僅是溪畔兩岸農戶務農的車程,更拉近了鄉村振興為民服務的距離。同時木蘭溪支流鬆坂溪安全生態水系工程竣工投用,新建的魚鱗壩、防洪堤、溪畔公園等,不僅維護河流水生態環境健康,形成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實現河道生態功能修復,也通過貫穿水系兩岸的生態園道和景觀提升工程,有效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溪口村“九牧·同心橋”(建設中)。
鬆板溪流域整治魚鱗壩(建設中)。
鬆板溪畔公園(建設中)。
在途經溪口村的高速橋下,原本雜草叢生的荒地,如今是村裡最“豪華”的便民文體廣場,除了一片平整的廣場供村民跳廣場舞和健身操,還配備了各類便民健身器材、籃球場、門球場,成為村民活動健身的最好去處。
溪口村便民文化活動廣場。
與大濟鎮隔溪相望的龍華鎮,一個“同心”品牌正悄然改變著當地村民的居住和營商環境,原本雜亂無章的街道,如今已成為整潔干淨的金溪村同心街區。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出資300萬元,進行富有當地特色的立面改造,由福州市鼓樓區資助新建的數百盞太陽能路燈矗立在這裡的街道、村路、溪畔,不僅照亮了村民夜晚出行的路,也為村財每年節省了數十萬的電費開銷。如今整齊劃一的太陽能路燈,隨風搖曳的紅花風鈴,石磚鋪平的人行步道,繪就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受到村民們嘖嘖稱贊。
煥然一新的同心街區。
農田灌溉用水是關系著鄉村農民生產生活的一個重要問題,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到金溪村,了解到附近農戶旱季灌溉用水難的問題后,立即從單位自身經費中調撥10萬元,用於支持建設金溪村鬆柏洋暗宮水壩建設項目,保障周邊600畝農田灌溉用水,切實為農田解渴、為百姓解憂。
輸送人才智慧增活力
2022年,福建省委統戰部增設仙游作為省級黨外干部實踐鍛煉基地,先后到仙游挂職的12位干部,2位來自省直統戰系統單位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對接,10位來自全省各地藝術設計、醫療衛生、地質勘探等領域的行家裡手。他們發揮各自優勢特長,立足崗位,又不限於崗位,或是為基層干部開展鄉村振興美育和醫療衛生健康管理培訓,或是土地建設規劃方面給予仙游縣智力支持。
通過挂職干部們的共同努力,溪口村葉颙廉潔文化廣場文化牆由廈門大學教授協助文史資料的梳理和考証,主抓文化牆的規劃設計﹔基於仙游縣優質水源優勢,通過開展全縣水質踏勘和分析,查明礦泉水源地地層岩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及礦泉水開採資源量,由省地質測繪院在仙游支持礦泉水項目開發。
農工黨省委會到仙游助推中醫藥事業發展,積極推動省內優質醫療資源與仙游縣對接。今年4月,福建省立醫院與縣總醫院簽署5個合作協議,標志著心血管外科、胸外科、肝膽胰外科、病理科等五個“名醫工作室”正式入駐仙游縣總醫院。致公黨省委會在2022年中秋節來臨之際,到仙游開展 “喜迎二十大·致福健康行”義診活動暨中秋走訪慰問活動。
福建省立醫院5個名醫工作室落地仙游。
教育在仙游鄉村振興也起著重要支撐作用。2023年2月,在福建省委統戰部的協調下,仙游縣舉行福建師范大學仙游附屬學校合作辦學簽約揭牌儀式,與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附屬小學簽訂了共建合作辦學協議,標志著這所省級附屬學校正式落戶仙游,並將於今年秋季面向全社會招生。
福建師范大學仙游附中揭牌成立。
龍華鎮金溪小學在福州市鼓樓區協調幫助下,與鼓樓區錢塘小學結對子,建設智慧教室,開展遠程授課、教研,讓鄉村的孩子們同享優質教育資源。同時,省光彩事業促進會也資助學校改善了原本破舊的教室樓道和校舍環境。
在“同心”品牌的感召下,民建省委會協調思源閩善公益基金,出資100萬在大濟中學設立“民建獎學獎教基金”﹔向全縣180所鄉鎮小學捐贈總計72萬元的“故宮小書包”圖書。省中華職教社攜手省溫暖工程促進會到仙游縣職業中專、仙游華僑職業中專,舉辦“溫暖工程”助學項目,按照每人2000元標准,資助這兩所職校貧困學生80名,累計助學金16萬元。
結對共建共享謀突破
一年來,福建省委統戰部協助仙游縣創新校地結對共建機制,對接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等10所省內高校,探索實施“1+2+N”模式,在縣內11個鄉鎮建立實習實踐基地和創新創業基地,編制村庄規劃和產業規劃,開展科研課題項目,既為仙游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又為高校提供社會實踐平台和科研創新基地,真正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共同發展。
省直統戰系統8個黨支部,與仙游縣8個村結對,加強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共同策劃幫扶項目,持續推進“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開展“同心黨建、結對互促”活動,共落實幫扶資金1000多萬元,爭取了一批項目落地、一些產業萌芽、一筆資金落地。同時,仙游縣正在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成立了“共同富裕”產業基金,現已籌措基金300萬元。
涓涓細流匯聚成暖流,在貂峰村新建的3層“黨建+鄰裡中心”和清淤補漏的農田灌溉用水山塘,在湖亭村“改頭換面”的道路提升改造和上下岳村民飲用水改善,在柳園村修繕的路燈和提升改造的古樹群步游道,再到送醫送藥義診活動等等,無一不見証著村居環境的日新月異。
在省直統戰系統各支部的帶動下,仙游縣2022年共創村級五星級黨支部31個、先進黨組織184個﹔還成立了基層治理指揮中心,開發基層治理指揮調度平台,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挖掘文旅資源促融合
千年古邑仙游縣,處於木蘭溪中上游、福廈兩大都市圈交匯點,北部山區春夏秋冬皆有奇景,山水林田、峰谷佛道,別有洞天。全縣現有2A級以上旅游景區19個,其中4A級景區2個,國家一級文保單位4個。
為推動仙游文旅融合發展,鼓樓區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去年盛夏時節,著名歷史街區三坊七巷裡上演了熱鬧非凡的“仙游文旅推介會”,吸引了無數過往游客的目光。鼓樓區以現場推介及全媒體推廣的方式,常年在自家的宣傳平台開設“家在仙游”專欄,向全國各地旅游愛好者推廣仙游四季景點,叫響“有一種旅游叫仙游”。
福州三坊七巷仙游文旅推介會。
省社會主義學院注重發掘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在蔡襄紀念祠所在的龍華鎮燈塔社區,斥資60萬支持建設了頗具古風和當地特色的蔡襄文化長廊,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一代名臣的故事走近尋常百姓家。
為挖掘獨特的文旅資源,福建省招標採購集團確定扶持資金300萬元,用於編制仙游縣北部山區旅游總體規劃和項目策劃,旨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著力一體營造仙境、仙水、仙谷、仙山的“四仙”聖境,打造仙游旅游的 “精彩四季”。游洋龍山村、天馬村、興山村獲評“中國傳統村落”,西苑前溪村躋身“中國十大露營地”。
構筑產業優勢育動能
福建著名企業盼盼集團支持龍華鎮金溪村的金沙薏米產業發展,公司開發了薏米糕、薏米飲料等相關產品,成為仙游人飲茶首選的茶點。由此,龍華“金沙薏米”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龍華鎮金溪村獲評國家級“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示范村、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等榮譽稱號。
專家學者把脈支招鐘山特色農業小鎮,推動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素有“山區小平原”之稱的鐘山鎮,經過同心力量的支持和宣傳,鐘山大米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名聲在八閩大地越來越響。“我在鄉間有畝田”活動在鐘山鎮南興村開展,138畝的田地被如數認領,直接帶來了18萬村財收入。“鐘山大米”也身披精心設計的新包裝走進了永輝、沃爾瑪等一線商超。
近年來,跨境電商成為仙游縣榜頭鎮的特色產業。省委統戰部有關涉僑處室協助聯系123個僑胞企業,幫助榜頭對接共建跨境電商產業園等相關事宜。去年9月10日,榜頭鎮抖音基地獲授全省唯一Tiktok跨境電商運營服務商資質,獲得英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6個國家服務商資質,成功入駐開店商家100余家。由此,5期電商人才技能培訓班和跨境電商人才培訓提升班相繼舉辦,覆蓋近200余人電商從業人員﹔8名從事跨境電商海外倉業務的僑胞與仙游9家當地電商平台、龍頭企業開展線下對接會。“藝都仙作雲上榜頭線下體驗館”和“榜頭鎮電商培訓中心”在榜頭鎮泉山社區揭牌開業。2022年,仙游獲評全國“電商百強縣”。
搶佔新能源材料新賽道,打造千億級高端智造產業中心。去年來,仙游縣重點圍繞動力電池、儲能、氫能等新能源賽道,引進一批鏈主企業在仙港工業園瑞峰片區鑄鏈條、建集群。聚焦產業群化發展,18位來自新能源、電子信息等行業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在省委統戰部的協調下,赴瑞峰工業園區尋覓合作契合點和技術支撐點,指導產業規劃,推進項目對接。
作為國家級仙游台灣農民創業園的鐘山鎮,馬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遠近聞名的“牛樟大王”,為更好服務台胞台商,省委統戰部協調專家學者提供技術支持,馬偕牛樟芝研發中心、科研工作站相繼在該公司挂牌成立。
“把汗水揮洒在鄉村大地上,把實事辦進群眾心坎裡,把奮斗鐫刻到新征程中。”一年多來,福建全省統一戰線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進一步匯聚統一戰線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以更有力的舉措同心發力,以“趕考”姿態交出共同富裕新答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