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州長樂:“三問於民”集建議  推動梅花古城保護

2023年08月15日14:35 |
小字號

一條青石板路,一段悠悠鄉愁。8月14日,隨著破路機緩緩駛入,消失在村民記憶中的梅花古道開始重建。

今年4月,福州市長樂區梅花鎮保護規劃獲福建省政府批復。如何更好地推進規劃實施?長樂區踐行“三問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工作法,多次召集專家、鄉賢、村民代表開會,集民智、匯民意,加快推動古城保護,豐富鄉村振興文化內涵。根據民意調查結果,八一八西路(武術館至東城門段)恢復成石板路列為梅花古城保護的首選項目。

“這條古道承載梅花人的鄉愁記憶,3個月后就將恢復成石板路,大家對此充滿期待。”附近居民張天浩說。

梅花鎮梅新村。姜亮攝

梅花鎮梅新村。姜亮攝

線上線下征集民意

梅花古城地處長樂東北角,自古為海防重鎮,文化積澱深厚,寺廟宮堂、祠閣館舍、朱門大院、塔亭樓閣等古建筑賦予古城自然靈氣和厚重的歷史感。如何保護好梅花古城,喚醒古城記憶?長樂區開展民意調查,廣泛征集群眾意見。

風光迷人的梅花鎮,自古為海防重鎮。梅花鎮供圖

風光迷人的梅花鎮,自古為海防重鎮。梅花鎮供圖

張天浩介紹,八一八西路原來由石板鋪成,歷經滄桑歲月,路面磨損光滑,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隱患。20世紀90年代,石板路鋪上了水泥。

問卷調查就從是否恢復成石板路入手。“民意調查開始后,群眾參與熱情很高。線上,1371人填寫問卷,88%的人支持恢復石板路﹔線下,參與問卷的包括全鎮常住居民和居住在改造道路兩側的居民,共5219人,支持率分別為93.7%和83.6%。”梅花鎮相關負責人說。

集思廣益“磨”出方案

從民意調查結果來看,群眾普遍贊成恢復石板路。具體怎麼恢復?恢復方案同樣多方征求意見。

“希望石板路恢復原樣”“建議在保証民生和留住鄉愁的前提下,以新舊結合方式鋪設石板路”……在長樂區和梅花鎮召開的鄉賢座談會和民意征求會上,當地鄉賢、村民與干部、專家面對面交流,說看法、提建議。

梅花鎮八一八西路。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梅花鎮八一八西路。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長樂區政府先后召開4次專題會議,要求設計單位加快設計、優化方案。

梅花鄉賢陳禮球是項目監督小組成員,參與了每一場民意征求會。“經過六七次商討,我們從設計單位給出的4個方案中,共同選定方案二。該方案考慮到老人出行安全,以新購置的粗石塊作為主材料鋪設道路坡段,在平緩處恢復光滑的舊石塊,作為展示區還原鄉愁。”陳禮球說。

方案確定后,焦點就落在石板路是否下降、下降高度應該是多少上。“路面下降,古城牆顯得高大雄偉”“下降太多,一些村民的房子必須抬高台階,老人出行不便”“房子建了台階,會阻礙消防車通行”……民意征求會上,鄉賢、村民代表提了不少建議,鎮干部、設計人員一一記錄下來。

“前后開了12場征求會,鄉賢、村民代表和專家集思廣益,石板路恢復方案終於在7月底敲定。”陳禮球說。

為提速度、保質量完成任務,梅花鎮成立協調組和督導組,督促工程隊按照3個月時限倒排工期、挂圖作戰。

“統租認養”保護古厝

與石板路恢復工作並行,道路兩側的古厝保護工作也在加速推進。

目前,梅花鎮共摸排出有可利用價值的古厝222棟。梅花鎮邀請專家實地調研,聽取他們在古厝修繕、文物保護、古建筑活化利用等方面的專業意見后,決定試行“統租認養”模式,即由村居統一從村民手中租下古厝進行修繕,再對外轉租。

“我們將八一八西路至西施弄段作為試點,摸排沿線私人古厝117處,計劃引進文創產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梅花鎮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梅花鎮已和兩戶村民簽訂租賃合同,投入20多萬元,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將租賃的2座古厝修繕改造成船模坊和梅西社區綜合服務站,並與20戶村民簽訂租賃意向協議。

修繕中的梅花鎮古城門。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修繕中的梅花鎮古城門。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聽取多方意見建議,梅花鎮全面跟進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提升武術館,推進修建梅花歷史文化館,將展陳歷史舊物、名人故事等,全面展示梅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講好梅花故事。

“未來,我們將結合梅花古城美食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建筑文化等地域特色,一期著重把八一八西路至西施弄打造成古城繁華街巷,並引入攝影基地、寫生基地、研學實踐、音樂餐吧、咖啡書吧、民宿美食等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海休閑旅游古鎮’,實現歷史建筑保護與古鎮品質的同步提升。”梅花鎮相關負責人說。(余少林 林玉和 吳樺真 陳欣越)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