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百余所高校齊聚廈門 助力畢業生來廈就業

8月16日,由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指導,中共廈門市委組織部、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廈門市教育局、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的“2023全國高校來廈訪企拓崗對接活動”在廈門啟動,活動將為期三天。
據介紹,此次活動共吸引了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103所高校報名參加。
廈門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賴祖輝介紹,近年來,廈門市大力推進“群鷺興廈”人才工程,每年投入近20億元用於引才聚才。同時,廈門始終在加強校地雙向聯動上積極探索追求,已經與全國300多所高校簽訂就業合作協議,在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下,過去三年每年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數增長一萬人,連年突破歷史新高,2022年達到7.81萬人。
活動現場,廈門市人才服務中心、思明區人社局、集美區人社局、海滄區人社局、翔安區人社局分別與上海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代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下一步人才輸送、招聘對接、政策推介及信息共享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意向。中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分別授予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學生就業實習/實踐基地”牌子,為共同培育優秀人才,真正實現校企無縫對接、互惠共贏奠定基礎。
在“校企推介”環節,昆明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15所高校和11家廈門市重點企業代表受邀上台推介宣講,相互交流分享高校辦學特色、專業設置及2024屆生源情況等信息,在各自分享企業特色、畢業生需求后,高校與現場企業進入自由交流環節。嘉庚創新實驗室、建發集團、象嶼集團、廈門鎢業等近60家企業早早預定對接席位,把握與高校面對面溝通的機會,為吸納畢業生人才做好准備。
在后續活動中,主辦方將組織高校老師參訪火炬園區,並根據各高校的參訪意向,分別組團赴思明區、集美區、海滄區及翔安區等各區分會場,深入對接軟件信息服務業(游戲方向)、軟件信息服務產業(大數據雲計算方向)、生物醫藥產業及電子信息制造產業等廈門市重點產業,開展深度交流,全面了解該市產業布局,包括廈門國家火炬高新區、廈門國信信用大數據創新研究院、廈門生物醫藥港等在內的多家產業基地及單位將重點接待參訪。
據了解,廈門近年來推出重點服務高校畢業生的“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政策,符合條件的畢業生每人可申領1—8萬元的生活補貼,自政策發布以來累計發放金額已超10億元。為青年群體量身打造的“五年內五折租房”政策,面向首次來廈新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每人每年5000—8000元的租金補貼,目前發放金額已超2.6億元。想在廈門實習或求職找工作的同學,還可以申請免費入住“雁來公寓”,入住時間最長一周,解決來廈過渡住所問題。
2022年,為強化校地引才合作,支持省內外高校訪企拓崗,廈門市邀請40所全國重點引才院校來訪,其中23所高校與廈門市人才中心簽訂了《校地訪企拓崗暨畢業生來廈就業合作協議》。2023年春季,廈門組織各級引才部門前往20余所高校開展城市引才推介活動,組織廈門企業前往100余所高校高密度舉辦了120余場線下校園招聘,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好就業的同時也為廈門引進優秀人才。(林林 王溫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