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套班子”齊赴老區上杭才溪:“紀念是為了更好前行”
人民網福州8月19日電 (記者林曉麗)“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毛主席用一句詞讓老區龍岩上杭聞了名,又用一篇萬字的長篇報告,讓上杭縣域內的才溪鎮彪炳史冊。
這篇萬字報告,叫做《才溪鄉調查》。
從1930年到1933年,毛澤東先后三次到才溪鄉做調查。特別是1933年,毛澤東到才溪鄉通過召開有工人、農民和鄉干部等參加的各類座談會,走訪紅軍家屬和貧苦農民,經過10多天的調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寫下了2.58萬字的《才溪鄉調查》。
九十年后的今天,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省委副書記、省長趙龍,省政協主席滕佳材等福建省四套班子負責同志集體來到龍岩市上杭縣才溪鎮,瞻仰了光榮亭、毛澤東才溪鄉調查會址,參觀了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
為什麼“四套班子”齊赴才溪?
“紀念是為了更好前行。”在隨后召開的紀念毛澤東才溪鄉調查90周年座談會上,周祖翼說了這樣一句話。
主題教育在全國上下掀起熱潮,“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成為“最熱”的時政“熱詞”。可以說,紀念毛澤東才溪鄉調查90周年既是對調查研究精神的傳承,也是對科學方法的“復習”。
在這次會上,周祖翼三次提到了一句話,叫做不忘蘇區干部好作風。
“不忘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這首名為《蘇區干部好作風》的山歌傳遍閩西大地,是當年蘇區干部優良作風的真實寫照。它體現的是務實的工作作風,這也是《才溪鄉調查》中蘊含的精神財富。
在座談會上,才溪鎮溪西村女紅軍卓才連的孫子邱發錦回憶起奶奶的一個革命故事。當年丈夫參加了紅軍,卓才連就和其他紅軍婦女家屬一起組建耕田隊。有一天,她們在田間勞作時,正好碰見毛主席到田間了解才溪的勞動力問題,問她“家裡幾個勞動力?多少田?每年收成如何?”當了解到8戶人家11個勞動力中男勞力隻有2人,所以開展互幫互學互助活動時,毛主席稱贊她們“集中耕作,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周祖翼也提到了這個例子,他說,要切實傳承弘揚好才溪鄉調查蘊含的務實工作作風,持之以恆糾四風樹新風,扎實推動蘇區干部好作風代代相傳。必須大興務實之風、弘揚清廉之風、養成儉朴之風,弘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四下基層”“四個萬家”“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培育崇尚儉朴、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風尚。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才溪鄉調查,是“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九個字最鮮活的例証。
在才溪鄉調查中,毛主席既召開座談會,也走村入戶,將典型調查與全面調查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注重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科學歸納,進而得出科學結論。
正是基於這樣詳實的調查和科學論証,毛主席才能用才溪人民在蘇維埃建設中創造的生動實踐,回答了在國內革命戰爭環境下,根據地建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這一重要問題。
紀念毛澤東才溪鄉調查90周年座談會在龍岩上杭召開。人民網記者 林曉麗攝
周祖翼說,要切實傳承弘揚好才溪鄉調查蘊含的嚴謹科學精神,著力增強科學素養,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必須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去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練就干事創業“硬功夫”。
才溪鄉調查重點著墨在“發展”二字。周祖翼說,翻開才溪鄉調查可以直觀感受到當年毛澤東同志在調研中最關心的是經濟生活,這也是文章中篇幅最長的部分。
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是發展的鮮明主題。“牢固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深刻理解把握‘政績為誰而樹、樹什麼樣的政績、靠什麼樹政績’這一重大問題”“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擦亮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靠的是這樣的行動。
“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周祖翼在會上指出,要以這次主題教育為契機,將調查研究發揚光大、不斷推動走深走實,明確調研目的、提高調研質量、放大調研效應,著力提高思想認識、摸清工作實情、掌握客觀規律,著力查找不足、發現症結所在、推動問題解決,著力拿出實招硬招、提升能力本領、加強協同協調、改進工作作風,不斷提高新形勢下調查研究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