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人海和諧” 福建美麗海灣建設再突破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第二批12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福建省的廈門東南部海域、漳州東山島南門灣-馬鑾灣段2處入選。
而在2022年公布的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提名)案例中,福州濱海新城岸段已光榮入選。
一個又一個美麗海灣驚艷亮相,背后是福建省在深入打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探索“美麗海灣”建設福建模式上的不懈努力。
“美麗海灣是美麗福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麗福建建設在海洋領域的集中體現和實踐載體。”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建作為海洋大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美麗海灣建設納入美麗福建建設布局,出台《福建省“十四五”美麗海灣建設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實施全省35個灣區的美麗海灣建設工作。
錨定“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建設目標,福建持續開展海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僅2023年至今就已投入1.33億元用於海漂垃圾綜合治理,重點岸段海漂垃圾分布密度比整治前下降62%,岸灘可見垃圾明顯減少﹔強化陸海協同治理,推進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管”,整治完成率達65.3%﹔出台實施提水式海水養殖池塘尾水治理方案、入海溝渠“除黑消劣減氮”方案,組織開展流域性、區域性、行業性污染綜合治理,全面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2023年春季,全省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為93.3%,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全國排名第4位,八閩百姓臨海親海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為協同推進沿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相關部門,大力實施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工作法,新增設生態環境綜合性專項資金,強化財政投入支持,全面開展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一灣一策”推進美麗海灣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共謀劃美麗海灣建設領域生態環境治理項目107個。
碧海銀灘、海豚逐浪、人海和諧……多措並舉之下,一個個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麗海灣在福建3752公裡的海岸線上不斷涌現。
在此次案例中榮登榜首的廈門東南部海域,覆蓋廈門市思明區全域,在主城區就能看到中華白海豚,成為城市的亮麗名片。近年來,廈門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不斷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淨海-藍海-商海”的臨海親海美麗海灣建設模式——
陸海統籌,思明區實現陸域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海漂垃圾全覆蓋清理,2022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優良(一、二類)點位比例100%﹔開展沙灘修復,實現全海域退養﹔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積極探索以“美麗海灣”為依托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式,據中科院城環所編制的《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白皮書(2021年)》,廈門東南部海域生態系統生產價值達232.44億元。
岸綠灣美、魚鷗翔集、游客紛至……漳州市東山島南門灣-馬鑾灣段位於東山島主島東岸,近年來,東山縣全力治污染、護生態、提業態,傳承谷文昌老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接力棒”,打造“公眾親海型”美麗海灣——
實施“三灣整治”“五海資源保護”,全島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灣內入海排污口100%管控,城鄉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2018年至今連續5年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點位比例保持100%﹔開展海上養殖立體化整治,拆除網箱超1.5萬格,清退養殖2.9萬公頃﹔實施海洋生物高質保育,持續開展“綠盾”行動保護珊瑚,灣內水生生物達646種,分布有中國鱟、海馬、綠海龜等珍稀物種,海豹、白海豚頻繁活動﹔探索濱海旅游融合發展,依托生態優勢,打造“網紅”旅游地,2022年東山島接待游客54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8.2%。
9月1日,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省級美麗海灣評審,全省15個海灣參加評選。“下一步,福建省將始終堅持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積極探索美麗海灣建設福建模式。”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人表示,將通過示范引領,努力推進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12個海灣加快建設國家級美麗海灣,其余23個海灣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全部建成省級美麗海灣,讓福建碧海銀灘常淨、海豚逐浪常在。(歐煒 陳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