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突破歷史極值!福建福州受災5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超5億元
人民網福州9月6日電 (林誠燁、陳騰)來自福州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消息,根據氣象部門統計,倉山蓋山鎮9月5日20時至6日0時,分別下了90.3毫米(20時至21時),148.9毫米(21時至22時),123.1毫米(22時至23時),94.2毫米(23時至6日0時)……“海葵”登陸后,受台風后部雲團影響,福州持續性強降雨突破歷史極值。
雨情方面
統計5日21時∼6日5時累計雨量,福州市共有8個縣(市)區50個鄉鎮降雨量超過100毫米,其中7個縣(市)區25個鄉鎮降雨量超過250毫米,最大為倉山區蓋山鎮439.7毫米。
與2005年台風“龍王”對比:5日福州烏山國家氣象站3小時雨量達203.1毫米,6小時雨量達240.4毫米,突破了福州本站3小時和6小時最大雨量記錄(原紀錄為 2005年10月2日龍王台風,分別為185.0毫米和192.7毫米)。
與2023年台風“杜蘇芮”對比:統計7月28日21時至29日5時,台風“杜蘇芮”最大小時雨強71.6毫米(倉山區對湖街道),最大3小時累計雨量119.1毫米(晉安區宦溪鎮),最大6小時累計雨量202.3毫米(晉安區宦溪鎮)。在相同時段下(9月5日21時至6日5時),本次降水過程,最大小時雨強148.9毫米(倉山區蓋山鎮),最大3小時累計雨量334.1毫米(倉山區蓋山鎮),最大6小時累計雨量418.5毫米(倉山區蓋山鎮)。
通過上述對比,本次降水過程短歷時、強降水的極端性更加突顯,遠強於台風“杜蘇芮”。
水情方面
福州全市420座水庫有49座超過汛限水位,梅溪、大樟溪、敖江出現超警。
內澇方面
因強降雨持續時間長、強度大、內河河水頂托、河道滿溢等原因,城區共有80余處積水(包含下穿通道12處),路面最大淹沒水深為1.4米,道路下穿最大淹沒深度接近4米。
災情方面
受災鄉鎮147個,總體受災人員5.1272萬人,其中緊急轉移人口3.6026萬人。城區嚴重受淹小區63個,住宅小區地下停車場(庫)進水44個,受淹城中村16個﹔受淹農田4194.65公頃,受損公路(橋梁)170處,損壞房屋919間,倒塌房屋67間,受損電力線路125條,受損通信線路85.4千米、通信基站21個,直接經濟損失約為5.521億元。
福州市圍繞防御台風“海葵”后部雲團帶來的特大暴雨過程,積極應對:
做好人員轉移方面,確保地質災害隱患點、低窪地帶、城鄉危房等危險區域人員應轉盡轉。累計下沉干部40265人次,轉移群眾36026人。
加強水庫科學調度方面,加強420座水庫監測巡查及科學調度,對東張、建新、三溪等5座大中型水庫提前預泄騰庫,28日以來,東張、建新、三溪、白眉、溪源、山仔等水庫累計泄洪4569萬立方米。福州市四城區9月3日上午11點半停止生態引水。沿江水閘從9月1日12時起採取“隻出不進、能出就排”調度方案,配合排澇機組盡量騰空城區水體。城區騰出庫容約998萬方。
加強巡查排險方面,福州市累計出動群測群防人員10403人次,巡排查地災點2176處次,高陡邊坡6534處次。加強公路、橋梁、隧道等巡查,加大高陡邊坡、臨水臨崖等路段的監測預警,發現隱患及時處置,確保全市交通運輸安全通暢。
預置救援力量方面,統籌28支市直專業救援隊伍及19支社會應急救援力量,並聯系落實部隊、武警、民兵3000人及消防救援850人等力量,做好值班備勤。加強全市3088處避災點管理(A類952個、B類856個、C類1280個),配足生活物資。
連夜組織應急搶險方面,出動應急搶險人員458人、龍吸水28部、動力站46台、車輛65部,全力以赴對各個積水點位進行應急排水處置。
停學停課方面,啟動防暴雨2級應急響應,9月5-6日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培訓機構停課停學,並持續做好防暴雨、防次生災害等各項工作。
強化水系聯排聯調方面,跟蹤雨情水情,通過閘排、泵排、湖體蓄滯、龍吸水設備抽排等多種手段,加快澇水外排,最大限度保障城市安全。若上午城區無疊加明顯降雨,可通過城區水系聯排聯調機制,利用中午前后閩江低潮時段,在城區主干道實現基本退水。
加強宣傳引導方面,在1300多面融媒體屏上發布防抗台風的應急科普系列海報及安全提示標語,在電視台滾動播報台風防范溫馨提醒,發出《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關於做好地下空間防澇工作的通知》,倡導非必要人不出門、車不上路,並全力做好極端暴雨條件下地下空間安全防范工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