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關鍵小事“碼上辦”  讓政務服務普惠萬家

陳歡歡 黃東儀 楊灝昱
2023年09月07日11:3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先我每個月要花一周時間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和公司注冊地倉山區之間來回跑,辦理醫護証件、職工五險一金、企業人員變更等事項。現在我隻要來一個地方,掃完碼花半天時間就可以全部辦完,真的特別方便。”在福建省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一樓大廳,正在辦事的福州國德醫院人事經理林燕對“全城通辦”模式稱贊連連。

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成立於2022年9月19日,由原本分開辦公的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整合而來,是福建省首家政務服務中心。目前,中心已入駐68個單位,提供2215個政務服務事項,並在福州市各大商超、便利店、車站等人流密集場所布設410台自助機,實現78項高頻事項自助辦理。

如今,不止福州,在福建全省,政務服務場景不斷從“窗口”走進群眾“心頭”。隨著“雙十百千”工程落地,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在一件件“細小微”問題的解決中、一項項“快實准”措施的推動下,點點皆“清”。

破壁壘 千余事項“全城通辦”

“為進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福州推行跨屬地的‘全城通辦’模式。”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偉宏介紹道。

“某奶茶品牌在福州多個區(縣)都有直營店,原先他們辦証照需要到每家店所在的區遞交材料,同樣的材料重復遞交多遍,可能一天都辦不了兩件事。”鼓樓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照然說,“‘全城通辦’推行后,他們隻要任意找一個區遞交一次材料就可以辦完業務。”

據了解,“企業遷移登記”這一事項在“全城通辦”實現后,申請材料減少了57%,跑腿次數下降66.6%,申報次數由3次下降至1次。

福州“全城通辦”模式發展至今,除納入“負面清單”的涉密涉敏、地區獨有等6類事項暫不實施“全城通辦”以外,其余1450個事項均可不受轄區限制地“全城通辦”。

踏入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幾個字映入眼帘。人民網 陳歡歡攝

踏入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幾個字映入眼帘。人民網 陳歡歡攝

要實現“全城通辦”,並非易事。業務標准統一、平台統一、協作機制統一——完成這三項“統一”,福州啃了不少硬骨頭。“就拿‘業務標准統一’來說,單個事項有200多個要素,全部要統一。”陳宏偉至今回想起業務梳理細節的繁瑣,印象深刻。

“全城通辦”的實現,讓服務模式從“進對大廳、屬地辦理”向“任選大廳、就近辦理”轉變,且涉及紙質材料寄送費用由政府買單,真正實現“無必要不跑腿”,為受惠群體帶來極大便利。

廣觸達 智能引導主動“上門”

家住福建泉州南安市的陳先生正在考慮購買二手房。看完房下樓時,他順手掃了樓道內的“數字政務門牌”二維碼。“平時辦事不知道要問誰,現在一掃碼都能查得到,非常方便。”

泉州南安市推出的“數字政務門牌”是辦事攻略和觸達形式的組合體。“‘數字政務門牌’的靈感來源於家家戶戶都有的‘門牌’。我們想把政務服務的智能引導推到老百姓家門口,讓他們需要的時候一掃碼就能快速了解誰能辦、在哪辦、如何辦。”南安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葉長青說。

“群眾可能會說‘我要領農保養老金’,而不是說我要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申領’。從群眾角度出發,系統支持口語化和模糊搜索,破除‘找不到’的問題。”葉長青介紹,“我們還制作了逐步的圖文辦事攻略,群眾看一步學一步,破解‘不懂辦’的問題。”

南安市某小區外,市民正在掃描數字政務門牌海報上的二維碼。人民網 黃東儀攝

南安市某小區外,市民正在掃描數字政務門牌海報上的二維碼。人民網 黃東儀攝

有了“數字政務門牌”,得到便利的不僅僅是群眾。

“以前導辦的作用只是幫群眾取個號而已,現在借助‘數字政務門牌’,我們上崗前隻培訓了十天,就達到引導和預審材料的水准。”在南安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了三年的王倩難掩激動地說。

“下一步我們將在南安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服務好群眾辦事的‘最后一公裡’。”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陳家強說。

一窗研究院院長胡紹武認為,以“數字政務門牌”為載體的微改革,正是抓住了企業群眾的“關鍵小事”,以民生“小切口”推動政務服務能力“大提升”。隨著政務服務效能提升長效機制文件的印發,政務服務正面臨從“能辦”向“好辦”轉變、從“一窗受理”“網上辦掌上辦”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從平台建設向平台運營轉變、從系統性改革向精細化改革轉變、從審批效率提升向審前服務優化轉變等五大轉變。

“碼上辦” 便民服務暖民心

聚焦群眾“關鍵小事”,福建各級政府推陳出新的政務民生服務已經普惠到千家萬戶。

廈門市推出“智慧公積金”,繳存單位和職工可以隨時隨地辦理住房公積金,資金秒批秒辦秒到賬﹔龍岩市開發了RPA機器人,實現系統對接,打通不同層級部門服務系統,大幅提升辦事效率﹔南平市在市、縣、鄉三級推行“遠程可視雲幫辦”服務,推進政務服務從“分散化、碎片化”向“一體化”轉變,降低鄉鎮群眾辦事成本,提升便利度和獲得感﹔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創民宿“承諾備案+全程網辦”模式,經營者足不出戶即可開辦民宿,直接帶動與民宿相關的餐飲、租車、文創等10余個行業迅速發展……

福建省圍繞“雙十百千”工程,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強化政務服務在便利企業和群眾生產經營與辦事創業、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支撐作用。

福建作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政務服務碼8個試點省份之一,圍繞“福建碼”積極開展“碼上辦”政務服務應用創新,提出“一碼通辦”,推動線下“馬上就辦”向線上延伸,以“碼上辦”更好落實“馬上就辦”。

根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2022年發布的2021年度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第三方評估報告,福建省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水平為“非常高”。

“到2025年,我們將努力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打造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便利福建’,推動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走在全國前列。”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徐方達說。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