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上仙都”“淺水廣場”……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如此多彩

2023年09月18日09:12 |
小字號

9月17日—18日,第十二屆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游節暨寧德市文旅經濟發展大會在屏南舉辦。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由哪些園區組成,都擁有什麼樣的獨特地質地貌?

據介紹,寧德世界地質公園以太姥山、白雲山、白水洋和九龍漈景區為核心,總面積2660平方千米,公園以晶洞花崗岩山岳地貌、火山岩山岳地貌、河床侵蝕地貌為主要特征,地質遺跡豐富多彩,類型齊全,是一個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載體、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考、科教、觀光攬勝、休閑度假於一體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太姥山

太姥山。黃碧娟攝

太姥山。謝書秋攝

太姥山。游祖建攝

太姥山。游祖建攝

太姥山景區位於福鼎市境內,園區內景色秀麗,融山、海、川、瀑、洞的自然景色和寺、寨、鎮的人文景觀於一體,主景區太姥山峰巒峻秀、洞幽石奇,是國內晶洞帶上唯一的峰林地貌景觀。

景區內共有三十六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岩、九泉、三溪、二嶺、一谷自然奇觀星羅棋布,有“海上仙都”之美譽,和武夷、雁蕩一起構成閩越三大名山。

白雲山

白雲山。郭建平攝

白雲山。郭建平攝

白雲山雪景。鄭廷裕攝

白雲山雪景。鄭廷裕攝

白雲山景區位於福安市境內,主峰海拔1450米,為閩東兩大高峰之一。園區內擁有大型河谷壺穴群和深切峽谷曲流地貌等多種類型的地質景觀,峽谷、清流、茂林、石臼、壺穴與下游畬村風情輝映,景觀資源十分豐富。

其中,享譽全國的白雲山石臼群等“六大典型景觀”和佛光、午時蓮等“十大勝景”,以及黃蘭、龍亭兩大峽谷蔚為壯觀。

白水洋

白水洋。寧德市文旅局供圖

白水洋。寧德市文旅局供圖

白水洋。李銳攝

白水洋。李銳攝

白水洋景區位於屏南縣境內,園區內溪流密布、溝壑縱橫,擁有被稱為“淺水廣場”的平底基岩河床地貌景觀,形成獨特的多彩水體風光,更有福建省內唯一的鴛鴦獼猴野生動物保護區。

主景區白水洋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淺水廣場”,其總面積達8萬平方米,河床布水均勻,淨無沙礫,人行其上,水僅沒踝,陽光下波光瀲灩,一片白熾,因而得名白水洋。

白水洋下游的鴛鴦溪景區,融秀溪、峽峰、怪岩、奇洞、雄瀑、詭雲、朦霧、古道、險棧、珍禽異獸於一體,構成一幅立體式的百裡畫廊。

九龍漈

九龍漈。許奇攝

九龍漈。許奇攝

九龍漈。李洪元攝

九龍漈。李洪元攝

九龍漈景區位於周寧縣境內,園區內比較集中地存有距今9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火山岩地貌以及花崗岩地貌、流水侵蝕地貌和水體地貌等多種地質景觀,組合出神奇絢麗的風光。

其中,九龍漈瀑布群由九級瀑布組成,總長1000米,總落差300多米。其中第一瀑高達46.7米,寬75米,豐水期可達83米,是瀑布中最壯觀的一級﹔龍潭瀑最險,瀑布高14.7米,寬22.4米,聲如轟雷。

九龍漈三級連瀑。李洪元攝

九龍漈三級連瀑。李洪元攝

近年來,寧德市利用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品牌助推當地經濟發展。2023年上半年,寧德市累計接待游客總人數2669.4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66.39億元,均創歷史新高。寧德市還依托四大景區獨特的地質地貌、悠久的地質歷史,廣泛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打造青少年科普基地和了解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窗口。2022年至今,公園開展了6次科普直播活動,觀看人數超10萬人次﹔舉辦了19場科普進校園活動,參加學生人數近2000人。公園先后與中國地質科學院、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福州大學等8所科研單位及高校合作,設立科研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地學研究。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