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安溪檢察量身定制法治方案護航鄉村振興

基層檢察院離鄉村最近,檢察工作如何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今年以來,福建省安溪縣人民檢察院(下稱安溪縣檢察院)以調研開路,摸清鄉村發展所需,結合鄉鎮風貌、發展重點、轄區涉案特點,因地制宜制定《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工作細則(試行)》,採取“一鎮(鄉)一策”方式,推動檢察服務從“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轉變,提高檢察機關護航鄉村振興發展質效。
因案施策,維護社會安定穩定
檢察官在調研中發現,地處城鄉結合部的鄉鎮,刑事案件大多發生在轄區酒吧、酒店、文身店等場所。針對案發特點,該院結合辦案,制定精細化履職方式,推動主管部門規范旅館、文身行業經營管理,鏟除滋生犯罪土壤,淨化社會環境。
2023年3月,安溪縣檢察院針對不少涉罪未成年人文身的現象,在訊問時注重收集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的經營場所線索,開展實地走訪調查,了解文身場地、對象等相關情況。經過摸排調查核實后,制發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對轄區內文身店進行全面排查治理,推動縣域文身商家依法依規經營。
該院還針對未經許可經營網約旅館的違法行為,制發檢察建議,促成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查處未經許可擅自經營的日租房、網約房,對日常管理不規范的旅館業主或負責人進行約談,落實相關強制報告職責,減少和杜絕犯罪誘因,從源頭上防范違法犯罪發生。
因地施策,守護文物防化風險
安溪是全國一類革命老區縣,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文化積澱深厚:有蓬萊鎮的清水岩、魁斗鎮的佛仔村紅色革命根據地、金谷鎮的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舊址、莫耶故居、湖頭鎮的賢良祠、李光地故居等。安溪縣檢察院結合各鄉鎮歷史文化特點,針對性地開展專項監督工作,推出檢察服務舉措。
針對“鐵觀音”發源地西坪鎮日寨、月寨等3處具有茶文化代表的百年土樓、本山茶母樹等茶文化遺址、傳統村落保護傳承,開展專項監督活動,梳理核實傳統村落保護存在的消防設施不齊全、文物原有歷史風貌遭破壞等問題,向文物主管部門、屬地鄉鎮政府提出加強管理職責、排查消防隱患的治理檢察建議。針對湖頭鎮、蓬萊鎮、魁斗鎮等鄉鎮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特點,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和古樹名木所承載的僑情、僑緣為重點,以點帶面促進提升文物和文化遺產整體保護水平,守護鄉村根脈、文化傳承,讓僑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安溪是“鐵觀音”地理標志產地。針對感德鎮、祥華鄉、西坪鎮等“鐵觀音”主產地有關茶葉買賣、知識產權糾紛等法律需求,安溪縣檢察院在當地建立聯絡點,引導茶農茶企增強品牌產域、溯源管理等意識。聯合安溪茶學院開展“檢察履職服務茶產業發展”專題調研,在茶產業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就業創業等方面加強合作,通過法律座談、典型案例示范引領,幫助縣域茶企業提升管理水平,預防化解法律風險,助力茶產業健康發展。
對症施方,精准滴灌護航發展
“安溪縣24個鄉鎮在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等方面存在差異,我們針對各鄉鎮不同特點、不同的司法需求開展個性化、差別化的檢察服務,推動檢察服務從‘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轉變,進一步提高檢察機關服務鄉村振興水平。”安溪縣檢察院檢察長施文憑帶隊調研時說。
比如,安溪縣桃州鄉是晉江流域的發源地,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鄉,龍涓鄉與漳州市長泰區九江水域交匯。對此,該院採取“檢察長+河長”“檢察長+林長”工作機制,開展生態環境跨區域保護和協同履職綜合治理,形成合力治山治水。官橋鎮民營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工業強鎮快速推進,龍門鎮產業園集群凸顯,民營企業高速發展。針對民營經濟發展所需所盼,該院制定《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十條措施》,從安商護商暖商方面踐行“晉江經驗”,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此外,今年以來,該院還成立法治宣講團,開展服務鄉村振興普法巡講活動。以鄉鎮不同普法需求為導向,把農村留守兒童、老人、鄉村中小學校教職員工、鄉鎮婦女兒童主任、基層執法工作者等重點群體納入巡講范圍,制定9個專題,由鄉鎮、鄉村學校進行訂單式點題普法,開展個性化、定制式的分層分類巡講,一體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縣檢察院針對鄉村振興發展的司法需求,成立工作小組,做到一鎮(鄉)一策、一鎮(鄉)一聯系的法治服務方式,受到各鄉鎮的歡迎。(陳麗華 張琳萍 陳文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