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發布全國首份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白皮書:多個縣域貢獻國內“之最”

2023年09月21日10:4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9月21日電 (記者劉卿、林曉麗)記者從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下簡稱福建省工信廳)獲悉,由省工信廳與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編制的《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白皮書(2023)》(以下簡稱《白皮書》)於近日發布。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份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從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背景與必要性、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的現狀與成效、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典型案例、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路徑、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思路與推進措施等五大版塊,全面介紹了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的實踐與成效。

從工業綜合實力來看,福建省2022年工業增加值1.96萬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7%,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38.1%,其中,制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4.9%,居全國第3位。

泉州晉江安踏、七匹狼等鞋服產業品牌效應突出,是國內著名鞋服產業基地﹔福州長樂是全國最大的錦綸民用絲、經編花邊面料、化纖混紡紗生產基地,產能分別約佔全國的33%、60%、50%﹔寧德蕉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類電池出貨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寧德福安已成為全國單體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及深加工基地﹔泉州南安是全國最大的石材生產和出口基地﹔南平光澤肉雞產業鏈布局相對完整,聖農集團在白羽肉雞產業鏈企業中名列亞洲第一位……福建省部分縣域重點產業在國內已形成較強競爭優勢。

《白皮書》以晉江市、蕉城區、翔安區、惠安縣、新羅區、邵武市作為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的典型案例,進行做法與成效分析,並從縣域產業規模、產業鏈布局、鏈條完整性、龍頭企業帶動性、產業集聚度等5個維度,將福建省縣域分為4種類型,包括產業鏈布局清晰、產業特色明顯,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縣域﹔產業鏈發展基礎較好、產業特色較為明顯、發展路徑較為清晰的縣域﹔有一定產業規模、產業基礎一般,制造業集聚水平相對較低的縣域﹔工業規模較小、基礎弱的縣域。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如何提升縣域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白皮書》提出五大發展路徑,包括以先進制造業集群帶動縣域產業鏈,推動“強強聯合”,加快產業提質增效﹔以產業鏈條串聯帶動跨縣域產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推動“區域協同”,壯大一批特色產業﹔以龍頭企業帶動縣域產業鏈發展,推動“以強帶弱”,促進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以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為目標發展縣域產業鏈,推動“個性化發展”,梯度培育集群發展﹔以資源優勢培育發展合適的縣域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產城融合”,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產業。

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蘭曉原表示,《白皮書》以重點產業鏈為主體推進縣域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短板產業補鏈,有助於幫助縣域理思路、明方向,實現產業差異化、集聚化發展,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激發、放大縣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化學反應”“乘數效應”,促進縣域從“價值窪地”向“發展高地”轉變,促進福建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白皮書》全文約2.4萬字,緊抓重點產業鏈這一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有助於推動福建省從民營經濟大省向民營經濟強省跨越突破、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探索。”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施惠財表示,下一步,省工信廳將成立工作專班,進一步指導各地找准發展定位,加快縣域產業轉型升級。

(責編:關喜艷、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